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节 (第6/6页)
视的。 对于此次出征的众将,天子与朝堂之上皆有封赏,之后体念他们离家多日,久战劳苦便让其先行返家与家人相会,却只把刘毅一人请进了后宫,照样只有刘协与内侍张云与刘毅叙谈别来之情。 “皇叔,祠堂出征一去半年,朕心中极为牵挂,闻皇叔得胜之讯传来,朕有几夜安枕不得了,如今虽知皇叔心念家人,却也少不得要与皇叔相见一番,还望勿怪!”当今天下,能让天子如此温言以对的怕也只有刘毅一人,旁边的张云听见还不断的点头以示确认。 “劳陛下牵挂,臣心中也是想念陛下,不过战事未尽全功,不得轻回啊,闻听老母五十寿辰颇受陛下恩典,臣先谢过陛下。”着面前的刘协,此时刘毅的心情却是复杂起来,当下一躬身言道。 “皇叔母亲,不就是朕之叔祖母?朕在朝为天子,家中亦是晚辈,若不是宫中礼仪所限,朕当亲往给老人家祝寿,皇叔何言为此相谢。”刘协急忙起身扶住,颇为不满的言道,似乎觉得刘毅生分。 “哈哈哈,是臣的不是,陛下,今番讨贼功成不足喜,得此物臣却是心中欢喜,不过那袁公路素来狡诈,臣不敢在百官面前亮出,还是让陛下先观瞧一番。”刘毅说完自怀中取出一黄娟包裹之物,那形状乃是方形,郑重的放在了天子的案上,却似颇为沉重。 “这是…”献帝见此双目一亮,连忙伸手去解黄娟,可能由于心情紧张,连解了几次都由于双手的颤抖而未成功,费了不少力气方才将之解开,黄娟落下之后,一方雕工精美,边角镶金的物事出现面前,这个物事刘协丝毫不陌生,正是洛阳之乱中丢失的玉玺。 此物当年为孙策所得,也因此告别联军而回江东,之后与荆州刘表交兵兵败身亡,其子孙策带领余部投靠了袁术,后又以此物为质向袁术借的军马横扫江东,成就一番基业。袁公路得此物后,自觉天命所归,便就称帝,国号大陈!刘毅闻之以天子之名命兖州曹cao、荆州刘表、江东孙策、徐州刘备及赵云数路讨之,袁术被围与寿春之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军之下只得突围,将此物献给了其兄袁绍,这一番极有曲折之处,玉玺在外转了一圈最后却到了刘毅手中。 朗生对于此物除了欣赏之外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个东西却是个不祥之物,得到他的除了孙策将之送出之外每一个有好下场,而乱世之中决定一切的乃是实力,因此他与几位军师商议之后还是决定将此物送与天子,反正这东西在皇宫也跑不出他的手掌心。 不过在献帝眼中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虽然平日对天子几位敬重,但刘毅毕竟位高权重,此前又有大将军和董卓的先例,越来越成熟的刘协心中未尝没有一点怀疑,当日刘毅曾经言及不是臣不愿让陛下亲政,只是此时天下乱局,诸侯割据,还当先扫平天下才是,再加上一些风言风语,刘协就更为疑惑,不过今日见到玉玺却让他的疑虑去了很多,他当然不可能知道刘毅穿越的身份,在他眼中玉玺也就是值钱物事罢了!此前各诸侯得此物都是将之私藏,存叛逆之心,唯独皇叔忠心耿耿将之献给自己,来其人确是一心为国,倒是自己有点疑心生暗鬼了,念及此处微微有些羞惭之意。 “此物确乃传国玉玺,朕年幼时见过多次,绝不会错的,当年失落之后朕常常自责,对不起先皇及列祖列宗,如今能失而复得,皇叔真乃盖世奇功,我有意加皇叔为燕公,不知皇叔意下如何。”一些觉得有些愧对刘毅,刘协感慨之后却是极为认真的言道。 第四百八十二章 欢声笑语 4 刘毅率领大军讨伐冀州袁绍功成,安排好后续一应事宜之后便即班师回朝,天子领百官亲迎出十里之外,到得皇宫之中更是邀刘毅一叙战情,此时朗生将得自袁绍处的传国玉玺奉上,刘协一眼便知真伪,此时对刘毅的忠君之心更为信任,想到之前无端的那些猜疑不由得心中有愧,几经思索之下竟是出言提及要封刘毅为燕公。 “呵呵,微臣为陛下效力乃是天经地义,陛下已经加微臣为大将军,岂敢再有所求,臣不敢受。”刘毅一笑言道,他本就并不在乎这些名位,况且潜意识当中他对天子也是有些心惭之意,不说所有的言语都是虚情假意可也绝非诚意十足,虽则当初奉迎天子之时便决定了他只是被自己所用,可还是不愿意接受他太多的封赠。 谁知他越如此刘协反而越觉对不住皇叔,一力坚持要为他封公,最后还是刘毅妥协,不过需要等到平定中原之后方可为之,否则臣抵死不受,刘协还不依从,最后内侍张云言道皇叔忠君之心天日可表,又是汉室宗亲,如今朝内朝外诽谤者极多,倘若一下再加封公,更让皇叔成为众矢之的,需要缓行方是正道,刘协这才勉强首肯,之后便让刘毅快快归家与家人团聚,并让张云代他亲自将皇叔送至宫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