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新年的愿望 (第1/2页)
1978年的春节是2月7号。 江一水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这是她和向东作为夫妻之后第1个春节,也是三家人合家团聚的时刻。 这一天。 正赶上帅府街1号院装修完成。 戴氏父女把所有的亲人都请到了一起,又在玉长轩点了菜,特意外卖送过来。 江天来也来了。 他是典型的东北农村人,过年光有菜,还不行,还必须要吃饺子就火锅。 早早的起来。 江天来就开始带着儿子江一山剁馅儿拌rou,江一水和面。 向东开始往门上贴春联,挂灯笼。 别提多热闹了! 上午的时候。 江海也来了。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过年走亲戚的标配。 一进门直接把东西放到厨房,卷起袖口,这就跟大家忙上了,“妹,还用我干啥活吧,妹夫,你靠边,我来!” 江天来站在一边瞧着面前的几个孩子,两个儿子高大威猛,女儿娇小可人,姑爷呢,更别提了,英姿飒爽,干净利落。 最难得的是孩子们都懂事了,也能挣钱了。 江天来满足的叹了口气:再隔个三两年,大家都成家了,满院子的跑孩子,那该多幸福啊? 不大一会儿。 向长友带着向兰和唐家明来了。 也带来了满满的年货和鞭炮。 唐家明还穿了一身新衣服……大红棉袄,绿棉裤,喜庆的像是年画上的孩子。 虽然向兰还算是新寡,不方便穿红戴绿,可孩子毕竟是孩子,过年了兴奋,向兰也没讲究那么多,只要唐家明高兴就好,毕竟孩子这一年经历的悲伤太多了,是该有些快乐记忆的时候了。 江一山也是大男孩的性格,带着唐家明在院里弹玻璃球,打啪叽,大冷天的两个人都冻得脸通红,不过,却都很开心。 戴家父女坐在屋里,边端着茶杯,享受着暖暖的炉火,边瞧着外面的情景,忍不住抿着嘴笑。 戴家昌感慨万千,“我出国这么多年,在国外过了无数个春节,可无论唐人街再怎么热闹,那也是唐人街,永远和家里的氛围不一样!这才是我的根,我有中国的胃,我有中国的心,看在这里的一切,虽然没有美国繁华,可我却觉得踏实!” 转头握住了江一水的手,目光又定格在了女儿的脸上,“还有,我所有的孩子都在!还有这么多家人!实话实说,今年过春节是我最快乐的一年!” 戴安妮使劲点了点头。 对她也一样! 丢了十几年的孩子找到了,一家团聚祖孙三代,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 戴安妮就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母亲,儿女的婚姻解决了,当然要忍不住催生了。 她把女儿拽到跟前,声音压低了,“水,女人嘛,生孩子越早越好,这样好恢复!你赶紧生一个吧,趁着我年轻我可以帮你带,如果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咱们再请两个保姆,你还是一样可以上学呀,只不过不住校,回来的时候,丈夫孩子家人都在,这不是也挺幸福的嘛,赶紧生一个吧?啊?” 江一水低着头笑,“我说生就生啊?孩子是缘分,得要老天给!再说了,我现在还没去学校报到呢,人家要不要求住宿,我也不知道,向东那边也一样!能走读当然最好,如果不能……” 戴安妮接过了话茬,“本市学生没有那么严吧?这是刚恢复高考的第1年,好多考生都有家,甚至有的孩子都很小,哪能都住校啊,你们去跟学校申请一下,应该是可以通融的,我们美院就这样啊!” “再说吧!等通知书下来看情况!” 江一水当然是想天天晚上回家跟丈夫团聚了。 有家的人谁愿意住校啊? 可这还都要看学校的规定。 下午的时候。 留一手也来了。 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过了这么多个春节,今年是头一年热闹,认了干女儿,也顺带着有了一大家子人,饭店也又拿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