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锦_第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节 (第3/3页)

个睡觉的地儿。

    阿雾丝毫不觉得男人多个睡觉的地儿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男人三妻四妾的多,孤守独妻的少,本就是自古有之的事情。就算说不上天经地义,但也算是人之常情了。

    阿雾以为,身边多个人睡觉,这是何等使人不舒服的事啊。且不说一张床两个人睡多拥挤,彼此又会互相影响,先说人要吃喝拉撒,就难免有不雅之气。

    即使自矜自恋的阿雾也不得不承认,她自己都难免有不雅之气外泄,这可是她绝不容许别人听见、闻见的,连晓得也最好不要晓得。

    此外,再要让喜洁到了怪癖的阿雾闻男人之臭气,那可是万万不能的。想一想都觉得想吐。

    若非为了传宗接代,阿雾对自己未来的设想里,简直就从没有过要同男人共处一室的想法。多多寻几个美妾娇婢与他就是了。一来是省了自己的污糟事,二来也显得贤惠大方,这般的名声多些总比少些好。

    你道福惠长公主何以能在京城贵妇圈里有那般独特的受人尊崇的地位?

    就因为她是长公主?非也非也,大夏朝以前也不是没有过长公主,可她们也没有福惠长公主的地位,便是当朝,也有不少公主下嫁勋贵,她们也没有福惠长公主的面子。

    福惠长公主如今的地位,全是她自己赚来的。她以长公主的身份不另辟公主府,反而全了卫国公承欢慈亲膝下的孝道。这是一个孝字。再来,卫国公身为驸马爷,长公主却丝毫不拘他,还亲自为他张罗娇妾美婢,这是一个贤字。

    卫国公府被长公主打理得蒸蒸日上,这是一个惠字。

    而福惠长公主对皇上的爱护与忠诚,这是她身为女子的“悌”和“忠”。

    试问这样的女子,如何能不赢得世人的敬重?哪怕她脾气稍微大些,难以亲近了些,但这两样都是她美德之上的锦上添花,她若是真平易近人了,反而才要令大家感觉不适。

    世人深以为,福惠长公主就正该是她那副模样。

    阿雾也一直是以长公主母亲为骄傲,也为榜样的。

    至于一心要学长公主的阿雾,对于长公主为何要为丈夫张罗美妾娇婢的原因,阿雾就是一知半解了,总之是伺候男人穿衣洗漱就是了,难道这等事还要劳烦身份贵重的长公主不成?阿雾想象不出长公主为卫国公脱鞋穿衣的场景。

    当然关于如何生子这事儿,阿雾也是一头雾水的,兴许她幼时无知也曾问过嬷嬷她是怎么生出来的,但都被疾言厉色的堵了回来,渐渐阿雾也就知道了千金贵女是绝不该问这种问题的。而这种事都是难以启齿的阴私,并非堂堂大方之事。

    阿雾凭借自己“出众的智慧”和“出色的观察”,最后总结出,这些生孩子的事儿肯定是水到渠成之事。

    因为书里若提及孕事,经过是丝毫不提的,只说某人某年某月有孕之类,这就是无中生有之物,不过是一种玄而又玄的契机吧了,两个待在一块儿久了,自然就能沟合彼此之灵,孕育世间之精。若生不出孩子,那就是沟通不灵,心意不诚而已。这就少不得要求神拜佛了。

    如今阿雾对神佛之论可是深信不疑的。

    额,好吧,阿雾实在是想远了。

    总之阿雾以为,多一位姨娘不过是多一口饭而已。顶要紧的是别让她生出儿女来同自己分享父亲的疼爱就是了。

    ☆、叹女儿之头发长(下)

    阿雾懂得父爱不愿分享,却不明女子的丈夫之爱更不容分享的道理,她以为男人对姨娘、通房之类的喜好不过如她对荣珢送的草编蚱蜢,竹雕笔筒之流的喜好一般。都是玩物。

    而男人对正妻是敬爱。就如同男人对他的父母、恩师般,都是必定要付出的爱,天经地义的爱——敬爱。

    “太太不必烦扰,左右不过是多双筷子吃饭,她的分例也是公中出,费不着咱们的银钱。”阿雾开口劝道。

    若康宁郡主复生,定要在一旁跳脚大骂,“俗物、俗物、真是俗物,多一个姨娘出来,在你眼里最重要的居然是一份月例,”

    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阿雾身在此山中,不得不随时而变,只是有些矫枉过正了些。

    崔氏没好气地瞪着阿雾,她这是为了月例而心烧得疼吗?果真还是个孩子,有些话崔氏如何能对阿雾说。

    阿雾见崔氏难受得紧,决心再劝一劝,本来这些话不该她说的,她一个小姑娘可不行这般阴险,“太太,如今顶要紧的是不要让她生出儿子就是。”

    荣三爷就是庶出,崔氏也是庶出,阿雾本不该说这样的话,但为了转移崔氏的注意,也只好提了。其实,阿雾并不以为庶子庶女有何不该生的,其实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庶出子女。何况,兄弟姊妹有出息了,还能互相帮衬。

    但是既然连福惠长公主都容不了,阿雾心想,崔氏这般心窄的估计更容不下。老太太对荣三爷更是如眼中钉一般看待,所以阿雾才有此一劝。

    “你爹爹的脚在他身上,我能管得着吗?”提到生儿子,崔氏就更是不行了。这边儿荣三爷连多了王氏这么个姨娘的风都没听到,崔氏就已经吃上了醋来。

    阿雾奇怪地看着崔氏,这个避子汤和荣三爷去不去找王氏有关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