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3/4页)
“可有什么确切消息?”俞仁问。 “我方才碰到从宫里出来的王安公公了。他说皇上早上时又吃了一颗红丸,然后病情突然加重。现在已经不能说话了,所以他紧急出宫,找杨大人他们商议去了。 此等国家大事,我一个小吏,他们不叫我。我也不便多打听,所以就回来了。” 汪文言话没说完,便见一个家人匆匆跑进来。 “老爷,杨大人派人来请,让您马上过去。” 汪文言点了点头。“知道了,你让他在外面等着。我马上就出去。” 说完,汪文言一面换衣,一面向俞仁道,“不跟你多说了。这几天形势未定。你跟蕊蕊记得一定要少出门,只在家里呆着便好。” 叮嘱完俞仁,汪文言便匆匆出门去了。 汪文言这一次出门,便是一连几天都没有回来。俞仁问汪家的下人,他们也只说老爷在杨大人家里,忙些什么就不知道了。 俞仁知道汪文言无事,也便不再多问了。 就在汪文言出门后的第二天,京城里便传出了风声,说是皇上死了。皇长子即将登基,继承帝位。 起初,这个消息还只是传言,到后来便被越来越多的人证实了。俞仁因为怕惹事,不便出门,便向汪家出去买米买菜的下人打听消息。菜市场里一向是人员最杂,也是消息最多的地方。 很快,泰昌帝驾崩的消息便得到了证实。 消息传出的头一两天里,京城里实行了戒严,到后来便慢慢的放松下来。 到的第七天时,终于传出消息,说是新皇登基了。 俞仁再也忍不住了,吃过午饭,他便带着赵蕊来到长安街上的一家茶楼。 赵蕊换成了男装,跟在他的身边。看上去,他们倒很像是一对主仆。 长安街上的这家福瑞茶楼本是京里达官显贵们闲来消遣的地方,而今天却显的格外热闹。许多人都是到这儿来打听消息的。如今,新皇既然已经登基,国家便是大局已定了。但是,这以后的情况会如何?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会重用哪些人?又会有哪些新政,这是大多数人所同共关心的。 俞仁带着赵蕊进了茶楼,却见一楼已经没有了空座,只好又上二楼。总算是在二楼找了一个与人合桌的位子。俞仁点了一壶上好的浙茶,又要了些小点,便坐了下来。 二楼的地方比一楼小的多,桌椅之间也空朗很多。虽然此时早已坐满了客人,却并不吵闹,许多人都与俞仁一个心思,是抱着只带耳不带口的态度来的。他们只是来听消息的。 只有靠南面的一桌上十分热闹。那一桌坐的是七八个读书人。俞仁离他们很近,倒是听的十分清楚。 “柳兄,你说这一次新皇登基,会不会重用咱们东林人?” 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政猜想 “当然,这是一定的事情好吧!你难道不知道吗?咱们皇上这次所以能够顺利继位,靠的就是咱们东林党的几位大人啊!如果不是杨涟杨大人拼死力争,咱们皇上只怕现在还在那个姓李的女人的掌握之中呢! 你没听说吗?先皇过世那天,皇上那是杨大人带头,刘阁老、周尚书还有英国公几个一起从那个姓李的女人手里硬抢出来的。要不是几位大人拼命,皇上哪能如此顺利继位。 不过,虽然把皇上抢出来了。但是那个姓李的女人却还是赖着不走。说什么皇上还小,先帝临终时托她照顾皇上。这些都是鬼话。你想,她既不是皇上的生母,又不是先帝的皇后,听说皇上的生母都还是她暗中害死的。现在她却说什么要照顾皇上,这不是明显别有用心嘛! 可是皇上才十六岁,一向又读的书少,哪里懂这些。 后来听说还是咱们的左光斗大人写了一篇奏折,硬是把她给骂出去了。 你想,咱们东林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上怎么可能不重用。依我看,他们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