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1/3页)
萧毅心想你这定妆照妥妥的将成为卢舟的黑历史啊!这有什么好拍的啊! 郑小聪则化了个黑脸,像是吹了一脸灶灰出来一样,光着脚像个疯子,笑着过来,搭着卢舟拍照,女主角叫英昼,专门演西藏剧的,一人分饰两角演王根宝的媳妇和女儿,皮肤也化得很粗糙,穿的衣服破破烂烂。 三个人站在一起,拍了个照,萧毅心想真是够了。 英昼说:“来呀,萧哥你也过来。” “来来来,大家都过来!”郑小聪做了个集合的动作,所有人过去拍了个合照。 当天拍的一场,是王根宝找到村子里的戏,大部分戏都在这个村子里拍,卢舟上来就要一边走一边唱,这个难度非常大,但陈老师整理了所有的三晋民谣,甚至还回学校去请教了一个老教授,教着卢舟熟悉了他所有的唱词。 卢舟拿着二胡,从村子外走来,摄像机推进,萧毅心里不住打鼓,卢舟的声音开始时很小,继而渐渐地大了起来。 “打班无人看……唉,苦伶仃。”卢舟的声音低声而嘶哑,刻意憋出了一副破锣嗓子,坐在村子外的木桩上。 卢舟翻翻白眼,他的眼睛里戴上了特制的隐形眼镜,这个时候他也是什么都看不到的,抖抖索索地开始摸二胡。 萧毅坐在他的对面,收音师将麦推过来,剧组请来的二胡乐师和萧毅开始准备,乐师先开音,随着这个动作,卢舟的白眼翻向天空,道具在远处放乌鸦,乌鸦发出声音,飞向天空。 单独看一场的话,这个场面很滑稽,然而萧毅却几乎没有时间细想,他紧张地看着卢舟的指法,乐师一停,他马上把曲调接上。 在这中间,形成了一个断层,这个断层恰好就在卢舟指法停顿的时候。 柴导没有喊咔,只是专注地看着,卢舟继续拉二胡,张开嘴,嘴唇已经龟裂了,既拉又唱,一阵狂风吹来,树叶落了满地,卷起尘土。 柴导终于说:“从头来一次。” 场记敲板,卢舟反反复复地走,太阳从乌云后出来,萧毅试着戴了一下卢舟的那个隐形盲人眼镜,直接嵌在眼里很不舒服,道具在卢舟脚上的伤口里刷了点蜜糖,村子后的臭水沟里,便有苍蝇过来,在卢舟脚边嗡嗡地飞。 一个镜头,足足拍了一早上,中午吃过饭以后,风越来越大,棚布都要被刮得飞起来了,卢舟站在树下,萧毅看得出他很累很累。 “这个好!”柴导说,“感觉对了!来,接着刚才的感觉,重来一场!” 卢舟的二胡声出去,在风里远远飘扬,两个小孩子才跑出来,卢舟的二胡声便停了。 “小孩戏不好演。”郭导说。 “你进来!来!”郑小聪满脸烂醉的妆,摇摇晃晃说,“这是甚么东西?!” 郑小聪伸手去拿二胡,卢舟却不说话,摊开手,微微张着嘴。 “你拉。”郑小聪演一个混子,笑着说。 自从卢舟和黎长征那场《锦毛鼠与飞天猫》对戏结束后,萧毅已经鲜少看到有和卢舟凑一场,却交相辉映的角色了,果然郑小聪拿过国际大奖,演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郑小聪更外放,走的和卢舟也不是一个路子,他微微咧着嘴,示意卢舟继续拉二胡。 卢舟一按弦,乐师又跟着奏起乐来,萧毅的水平不够,只能每次到了表示卢舟内心激动,并且要出现乐曲的破绽时才轮到他。 这场戏从早上一直拍到晚上,直到郑小聪带着卢舟回他的家,招待他吃住的时候才算完。 接着是夜戏,剧组吃过饭后转内景,内景就搭在院子里,山西的二月底还是非常冷的,所有人穿着羽绒,冻得直哆嗦,外面开了暖风机,对着屋子里吹了两个小时,郑小聪和卢舟才开始坐在炕上,演吃饭的一场戏。道具上了馍,郑小聪又开始问卢舟学了几年二胡,让他再拉几首听听。 于是卢舟吃过郑小聪媳妇端过来的面,在房间里开始拉二胡。 接着是女主的表情。 如果说第一场戏只是普通的折腾,那么这场夜戏简直是把所有人都给折腾惨了,零下十度的天气,大家都在一个滴水成冰的院子里等卢舟拍戏,墙壁拆掉架了各种各样的灯,灯光助理跪在炕前的地上,用身体抵着反光板。 萧毅第一次参与拍这样的戏,他冻得双手通红,哆嗦着拉二胡,寒风凛冽,院子里四面透风,直到十点才收工。 第二天,又是重复卢舟的第一场,从村子外面走进来的戏。 连续拍了足足三天,最后柴导才算过,夜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