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节 (第2/3页)
源不断的安军冲进去,城内的西戎兵也越来越多。这对从狭窄豁口冲进去的安军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为豁口限制了入城人数,城门又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夺下来的。 但因为这个豁口,西戎军的注意力也都被吸引住了。裴凛之便命人赶紧从云梯登城墙,双管齐下,经过安军的殊死搏斗,长安城南的朱雀门被打开了,城外成千上万的安军冲入城内。 西戎军且战且退,面临着如潮水一般汹涌的安军,他们根本无力抵抗,很快就朝另外几个城门溃逃。 青龙门、白虎门与玄武门也渐次被急于奔命的西戎军打开,但是等着他们的却是早已等候多时的安军,西戎军无路可逃,有的战死,有的投降。 不到天亮,这一仗便结束了。 长安城内的百姓被爆炸声惊醒,听了一夜的喊杀声,吓得战战兢兢,没有人敢开门去看个究竟,只是将自家的大门堵得死死的,生怕被哪个脾气暴躁的军爷踹开了门,抢了家财以及女眷。 然而等了一晚,直至天亮,声音总算是小了下去,也不见有人来踹门。 有胆大的悄悄开门一看,发现似乎跟平时也没有两样,除了主街上有军爷来往,别的地方都很平静。而且这些军爷都很和气,不像西戎军那样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裴凛之骑着闪电,由朱雀门进来,直奔皇宫而去。远远就看见一股滚滚浓烟冲天而起,空气中漂浮着烟火味,他皱起眉头,皇宫又被烧了? 此时有人过来禀告他:“将军,西戎人在皇宫放了一把火,很多屋子都被烧掉了。” 裴凛之特别想骂人,这些人都什么毛病,动不动烧房子,那可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建成的:“西戎皇帝呢?” 那名校尉说:“没有找到西戎皇帝,据抓到的宫人说,元坦早在半月前就离开了长安。” “走了?”这有点出乎裴凛之的意料,他没想到元坦真会弃城逃跑,但仔细一想也对,难怪城内的守军数量稀少,想必是元坦带着主力往别处去了,会去哪里?裴凛之心念电转,朝吐谷浑去了? 裴凛之对众人说:“将皇宫的火扑灭吧。清扫战场,不要打扰百姓。” 众人恭敬答应:“是,将军!” 萧繇打马匆匆赶来:“裴将军,那元坦带着所有的大臣都逃了。这个亡八羔子,居然逃了!孬种!” 裴凛之说:“我已经听说了。怕是他们早就不打算与我们交手,早就撤了。不知道是不是朝吐谷浑去了。” 萧繇说:“将军,我率将士们去追。” 裴凛之说:“王爷莫急。元坦已离开多日,也非一时半会能追上,不妨先休息,待养精蓄锐分析好情况再去不迟。” 尽管元坦已经走了,但裴凛之没打算就这么放过了,不知道对方的去处,那就始终是个隐患,必须要拔除才行。 萧繇咬着牙说:“行,不过这次我得亲自去追。元坦必须由我亲自动手!” 第178章 驱逐 数日后, 萧繇率领十万大军朝西北而去。根据斥候探得的消息,半月前,西戎大军的确是朝西北去了。 萧繇誓要斩下元坦头颅, 将西戎人逐出长城以外。 裴凛之坐镇长安,安排将士去肃清境内西戎残兵,为日后的治理扫清障碍。 他一边扫荡西戎残兵,一边在各州郡试行新政,并写信给萧彧,让他尽快派官吏来接管西戎。 在安国推均田制的时候, 受到了很多地方势力的阻挠, 但在西戎就不必担心这个,谁不服从,那就直接暴力压制。 看着被烧毁的皇宫, 裴凛之有点头大, 看来就算是打下了长安,一时半会儿也没法迁都, 建业的皇宫已经是凑合用了,长安的怎么也不能凑合吧, 必须得重修。 重修就意味着花钱花时间, 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萧彧接到裴凛之的捷报,大喜过望,没想到长安竟会这么容易被拿下, 谢天谢地,伤亡是越少越好。 现在主要对手就只剩东戎,待养精蓄锐几年, 就能够与东戎正式开战, 驱逐完胡人, 他的心愿就了了,可以和裴凛之过几天安生日子。 萧彧一边着手安排选拔考试,一边派遣官吏赴秦州协助裴凛之推行新政。 已经有大半年没见到他了,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聚。什么时候,他们才能过上天下太平、永远也不用分离的日子呢? 萧繇率领大军与吐谷浑溃逃的残兵在吐谷浑与西戎边境上相遇。 西戎全力攻打吐谷浑的皇都吐谷浑城,吐谷浑将士殊死搏斗,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倍数于己方的西戎兵。 吐谷浑已经被西戎鹊巢鸠占,吐谷浑人只能仓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