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节 (第3/3页)
一开始大家都难以理解,但时间一长就慢慢理解了,并且还相当引以为荣。因为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都是笑脸欢迎,而不是躲得远远的。 皇帝陛下说过,他们是来自百姓的队伍,不能忘本,是为百姓服务的队伍。 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的家乡来了一群兵,他们都规规矩矩,不添乱,不恃强凌弱、强取豪夺、偷鸡摸狗,还帮着百姓干力所能及的事,你对这样的兵是喜欢还是憎恶呢。 离开的时候,虽然人很多,但大家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从田间小路走过,没有一个人践踏百姓的农田和土地。 这对他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但杨彦看得惊异无比,朝关山拱手:“关将军真是治兵有方啊。” 关山说:“我可不敢居功,这是我家陛下的功劳。” 杨彦好奇地问:“你家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 北边的人无一不对萧彧充满了好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能创办《星火》报,愿意用考试的方式提拔官员,对,还有那个杂交稻,如果真如报上说的那样高产的话,那可真是造福天下,这些都是非一般的人能够做到的。 关山骄傲地说:“我家陛下就是活神仙,是你想也想象不出的人,你们的皇帝给他提鞋都不配。” 杨彦不知道怎么接话,不过他认为关山肯定是盲目崇拜。 到了江边,杨彦看到了自家的战船,他们的船果然被广州军劫走了。 所有人上了船,朝对岸划去,将这些俘虏送到对面的一处营地进行教育。 杨彦听说自己也要接受改造教育,非常不情愿:“笑话,我还需要受教育吗?更何况是和这些贱民一起!” 关山听了这话就不高兴了:“怎么,你们不都是俘虏?俘虏还有高低贵贱之分?” “我出身士族,怎能与他们相提并论!”杨彦显然不高兴。 关山说:“就你这种思想,才需要进行教育改造。在我们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爹生娘养的,职务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杨彦说:“你这是胡扯!自古圣人有言,‘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你这是要祸乱纲常。” 关山斜睨他:“是吗?可我们学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杨彦说:“你这是反贼的浑话。” 关山呵呵笑了两声:“那杨将军觉得,汉高祖算不算乱纲常?魏文帝、晋武帝算不算乱纲常?” 杨彦被驳得哑口无言,高祖刘邦出身亭侯,怎么也跟贵族扯不上关系,但他敢说汉高祖是乱纲常吗? 关山冷笑:“作为既得利益者,当然要为自己的利益扯一通合理的说法,让别人都不来瓜分自己的利益。就好比你们的九品中正制一般,杜绝一切平民上升的通道,让他们世世代代甘愿受你们奴役盘剥,你们这些世家想得真美啊!” 杨彦:“……” 关山说:“好好接受教育改造吧。什么时候改造好了,什么时候放你们出来。” 杨彦问:“那我什么时候能见你家陛下?” 关山头也不回地说:“这要看我家陛下见不见你。” 杨彦十分不甘,他堂堂弘农杨氏,朝廷四品武将,居然还要跟一群最低贱的士卒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上一样的课,还是一个才上了几天学的人给他上课,他教自己够格吗? 关山才懒得理会这些世家子弟的愤慨,俘虏营的管教们自会让他们信服。 他将这些俘虏放下后,又渡船到对岸去了。那边驻扎着五万敌军,目前正缺粮食,如果在附近找不到粮食,他们必定会迁怒百姓,放火烧房子,还会放宽搜索范围,也可能会加快攻城计划,他得盯紧了。 萧彧在城内收到关山信鸽传来的信,看完后将信递给闵翀:“关山抓获上千名找粮的敌军,领队的是四品中郎将。此人自称弘农杨氏,似有主动投诚之意。腾云怎么看?” 闵翀呵呵笑了一声:“看样子北边那些世家大族们已经开始找退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