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节 (第4/4页)
晓了答案,“还有一个人,自然就是于大庆自己了……” 如果她的推断正确的话,这是一起策划周密的杀人事件,凶手先编造一个理由将于大庆骗至办公楼五层的男厕所内,然后趁于大庆朝窗外张望时将他杀害,方法大约是利用一根事先动过手脚的绳索和一个早前就被拆除的窗框类物体。 在回分局前,叶南笙和龚克又去了一次案发地的办公楼,站在出事地点,那个刚好再往外探一下头就可以看到东斜西路516号的地理位置加强了叶南笙的推断,而窗子上方的一处支架,以及在支架上发现的绳索痕迹更让叶南笙确认了,于大庆死前该是抓着洗手间的一处绳索往外探头的。 他没想到,绳索根本不结实,稍微一拉,断了,就在他挣扎着往屋里撤时,与生生连接的那个半回形东西刚好画着弧落下,力量足够把于大庆彻底拍出窗外。 “这会不会太牵强了?”邢斌办案子这些年,从没想过杀人案能杀出柯南的效果,他有些不信。 叶南笙耸耸肩:“或者你有更好的办法解释下于大庆左手掌的条状摩擦痕迹是怎么来的。” 事实胜于雄辩,叶南笙的话虽然像天方夜谭,但从目前证据看,邢斌也只好信了。他思忖几秒钟,“现在分派任务,一组人对季李李的审讯可以暂时放一放,那家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主儿,等有了新证据再说,二组去调查一下案发当日在办公楼内出入的人员,筛选可疑名单,三组四组以办公楼为圆心,辐射向外,搜索类似窗帘框类的犯案工具,大约就这些,嗯。” “是个长度在80厘米左右宽,长边内部加有海绵类的窗帘框,至于颜色,大约是白色,有些旧,掉了漆的。”自始至终坐在角落没发言的龚克出声补充。 没想到他为什么这么说的邢斌和叶南笙都意外的在看他。 “唔,宽度是因为它不可能超出窗子宽,否则会有和死者一同坠楼的可能,凶手作案细致,不会忽略这点可能。至于海绵,因为死者明显的受力点在腋下,但背部不存在受力这点不合理,唯一解释是凶手为了掩饰死者的死因加了缓冲作用的海绵。没了。”他说。 “颜色又怎么说?”邢斌拿种怪异的眼神看龚克,心里想,几年没见,这家伙肯定吃了什么好东西,脑子怎么这么好使。 龚克走向叶南笙,和她并肩在一起时,他说:“猜的,因为那颜色显得和谐。” 房间里的人:…… 有时候破案就是这样,一半靠线索,一半则是依靠警员们的想象把当时的案情推理演绎出来的。在案情没进展时,多数警员虽然不信,但也只能按照龚克和叶南笙提出的方向去找线索。 好在辛苦没有白费,第四起命案发生的第三天,青川市公安局的一组探员在距离案发地五公里外的垃圾场,找到了新线索。那个在龚克嘴里描述是宽度80厘米左右,长边内部加了海绵,然后还真是奶白色的半金属窗帘框。 第五十一章 陈年旧事 事情并不像想的那般简单,鉴定科对那个半金属窗帘框进行了细致的检测,包括提取指纹,化纤分析等等。可无论是萤兰反应实验还是更为先进庞大的激光检测仪,都没从这个半新不旧、丑不拉几的窗帘框上检测任何属于季李李或者任何第二人的指纹,连点痕迹都没有,如果硬要说它和本案有什么关系的话,大约就是从它上面的确提取到了部分属于于大庆衣服上的棉纤。 检测报告在邢斌手里被捏得变了形,在他身边工作很久的同事以为老大又要发作,一个个低着头等挨训。可等了半天,原本的责骂竟迟迟没来。 一个胆大的警员偷偷抬头看了邢斌一眼,后者竟是手指点着下巴,明显一副沉思状态。 老大在想什么呢? 于此同时,在青川市公安局某楼层一间无窗的审讯室里,季李李在一盏光线很刺眼的灯光下,微微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是他在青川公安局被拘留的第三天,三天来,无论警方问他什么问题,他都只是微笑着说:我不知道啊。我就是想帮他一把,我没杀人。 无论问他什么,他的回答永远只是这三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