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节 (第2/2页)
难成。” 吴三桂说:“吴三桂不知其中之玄妙,望先生明言。” 汪士荣说:“这就好比水满杯倾,茶水外溢,若任其自然,茶水虽多,却不能成势,只是朝着四方流去。若能挖渠掘沟,将茶水引之,久而久之,外溢之茶水必能成势!” 吴三桂渐渐明白了汪士荣话中之意,便问:“难道吴某不是这样做的么?” 汪士荣说:“恕我直言,平西王适得其反。正如我先前所言,杯子已倾,平西王却在慢慢将其扶正!” 吴三桂又不解了,问:“我又怎么是在扶正杯子呢?” 汪士荣说:“清廷之施政,重于满人而轻于汉人,而天下之汉人多于满人。所以,天下之众,拥满者日寡,思明者日众。然而,平西王却也如满人一般,虐待于民众,拒民众于千里之外,不因势利导而成大势,岂不是在扶正茶杯么?” 吴三桂听到此处,恍然大悟,执汪士荣之手说:“谢先生良言!” 汪士荣说:“平西王不用客气!” 吴三桂说:“先生先去休息!我们改日再谈。” 汪士荣微笑着点点头。 三、汪士荣纵论吴三桂的势坎所在 汪士荣随小六去了,吴三桂独坐于客厅之中思索起来。 吴三桂在认真考虑着汪士荣的话的可信程度。按理说,他是那老者之高徒,而那老者是自己舅父祖大寿之幕僚,他不可能千里迢迢地赶来骗自己!但是,他所说令人难以信服,是否有实用价值,也尚未可知!然而,汪士荣如果是真才实学之辈,自己可算得上如虎添翼了。 想到此处,吴三桂觉得不管如何,自己都得进一步试探一下,若汪士荣真有才学,便委以重用。吴三桂打算当夜与汪士荣秉烛长谈。 当夜,吴三桂让人在庭院之中摆酒置食。 等汪士荣在自己对面坐定之后,吴三桂亲自为汪士荣斟酒,并说:“先生不负前约,远道而来,令吴三桂敬仰,故置酒相待先生,以表情意。” 汪士荣笑道:“其实有清风明月相伴,有人生知己相谈便足矣!何需以酒促兴?” 吴三桂先是一怔,继而大笑:“先生之论甚合吾心!” 于是,两人均大笑起来。 吴三桂说:“本王想请教先生几个问题,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汪士荣说:“汪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吴三桂赞声好,便说:“依先生之意,本王如何才能成其大事?” 汪士荣说:“凡成大事者,必然顺乎天意,得乎民心,有大势相助,才可能成之。依汪某观来,平西王如今之局,其坎在势!” 吴三桂问:“何为势?” 汪士荣说:“所谓势,看起来非常简单,说起来非常复杂!譬如说,一人为单,二人为双,三人称众,已有小势,万民方成大势,这可称之为人势;又譬如说,滴水下落,其势不在落,而在于未落,这叫力势;又譬如说:国之将成,君之将立,其势不在成与立,而在于未成与未立,这叫国势。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势。” 吴三桂点点头说:“听君之言,茅塞顿开!”然后语气一转,又问,“势对人的成败很重要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