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节 (第1/3页)
又呆了两日,一行人起身往金陵而去。 此时圣人已将甄应嘉一撸到底,甄家除了不曾抄家、气焰早没了。应天府尹乃是姜老学士门生、姜文的同门师兄,故此他们此行很是安生。 到了金陵老宅安顿下来,又是见族老族少、又是问些族中事务,方预备了让迎春祭祖。贾赦对这些古代规矩一概不知,幸而姜昭小小年纪全都知道,贾赦趁势一缩手悉数丢给他,这么好的苦力不用白不用。闹腾了半个多月,祭祖礼总算庄严肃穆的完成了。 歇了两日,贾赦领着几个孩子去游湖。 玄武湖委实不小,他们坐了一艘画舫悠悠哉哉的晃了一整日。晚上就在船上吃了船家菜,味道委实不错。因天气暖和,贾赦又贪玩,月色又好,一群人在船上赏月吟诗,风光无限,端的舒畅。 所谓乐极生悲,忽听一声疾呼“漏水”,船上一阵大乱。 贾赦忙问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有人过来回到:“船底不知为何漏水了,幸而有搭着小舟,请主子们速上小舟先行离去!” 贾赦吓得赶忙将孩子们带到甲板上。有下人解了应急用的小舟过来,贾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黛玉姜昭塞到一条船上,又将迎春贾琮塞上一条船,自己也跳了上去。急中出错,忘了黛玉那船上没有下人,黛玉与姜昭都不会划船,黛玉还带着纱帽,晚上愈发看不清楚,两个人乱糟糟的一个拽了一支桨乱划,不一会儿便随着湖水越飘越远。 等他二人将船稳下来,环顾一圈儿除了水便是天边月,老远唯见依稀有船影子在晃动,四面茫茫无人烟。姜昭尚不足十八岁,黛玉才满十四,分明是两个孩子!哪有不怕的。这会子什么男女大防也顾不得了,手拉着手坐在小舟上茫然无措。 过了一会子,姜昭安定下来道:“林姑娘,你莫怕,不过少许伯父便使人来寻咱们的。咱们只需候着便是了。” 黛玉“嗯”了一声,忽然笑道:“我不怕的,舅舅才舍不得丢下我。如今天地一孤舟,古人之境稍知。” 姜昭也笑道:“你可稍稍怕一会子好了。我方才都有些怕的。” 说得二人都笑了。 又说笑了一会子,夜风吹来,略有些凉意,黛玉不禁缩了缩。 姜昭忽然想起前日他小叔子贾琮的话:“我jiejie热了你要替她扇风、我jiejie冷了你要替她披衣。”又想着旁边这个小女子日后便是他携手一生的妻子了,心下怜惜,乃解下披风轻轻围在黛玉肩头。 黛玉稍稍愕然,霎时羞红了脸,低头不语,双手却是紧紧抓着那件披风裹了。 两人都静静坐着,唯有湖心月如沉璧,耳畔风如私语。 如此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姜昭只觉脚下有物,轻轻一拨,疾呼:“我们这船也漏了!” 黛玉大惊,伸手一探——果然,水已然没过靴子底了。 偏此时仍四面无人,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他两个俱是聪明人,忽然脑中闪过一念:莫非要命丧于此? 黛玉不由得潸然泪下:“我耽搁了公子。若非同我南下,公子此仍在京中好好的。” 姜昭道:“天无绝人之路,莫急,即便船底漏水了,船身是木头的,咱们可以趴在这上头等人来救。” 才说着,忽听有人喊:“咦?那船怎的一动不动?” 二人扭头一看,只见一叶小舟上几个人影儿,飞快的过来。因这晚月色颇明,清晰可见船首立着一位渔婆,船上还坐着三位渔女。 姜昭大喜,忙喊:“我们的船漏水了!还请相救、必有重谢。” 那小舟因在他们船前停了下来,此时水已经快没过脚背了。那渔婆皱眉道:“竟是漏了,谁做的破船!只是我们这船太小,载不动你们两个,若加了你俩我们这船也得沉了。只能上来一个。” 二人一怔。 黛玉“呼”的站起来决然道:“本是我连累姜公子,请搭这位公子先回岸上。” 姜昭急道:“岂有此理!哪有让妇孺置于险境的。林姑娘,你先搭她们的船去寻贾伯父。我健壮的很,便是船沉了也可伏在船帮子上等你。” 黛玉急道:“不成!我也可以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