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2/3页)
三年任满后调任苏州县令两任,那粮仓便是他为县令间拿下的,特意引得义忠亲王及后来的乐善郡王陷入其中,又将不少粮食供了水匪。后又得升江苏知府。 因自知身犯国法,不敢与家人去消息。 十数年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义忠亲王早去,世子如今是乐善郡王了。那清倌儿早卷了银子与人偷跑,挑事儿的管事也被水匪们套头拿了斩首于齐父那友人的衣冠冢前。齐父本以为一生便如此了。 旧年忽从忠诚王爷处得了消息,长子得荣国公举荐入仕、且是圣人心腹。 齐父大惧。唯恐自己罪名泄露,耽误儿子仕途。又知四王八公俱为太上皇的人,早晚为圣人清算,恐怕儿子受牵连。后求了李三派人探听,知晓荣国府已转投当今圣上,心下大安,遂想着脱身。 齐父这十余年也自收了不少心腹,因悄然算计现任苏州县令韩詹发现空仓。韩詹惊惧之下自然来与上官商议。齐父知道忠诚王爷与先义忠亲王父子不同,乃是个有情义的,可惜天不助他。遂与他去密信。道是得了王爷知遇提拔之恩,无以回报。今番自己下属犯下失察之祸,已然遮掩不住了。故此设下一计。先一身顶下此罪,只求王爷替他安置好家人、改名换姓、让自己带走家产去当富家翁。再留下些线索,证明自己两袖清风。如此那些查不出的自然会算到旁人头上。 忠诚王爷很是看重他,舍不得如此良臣,因速回信道:“知君清廉,别寻他法。” 齐父固辞道:“下属有过则臣之过也。引咎应当。”因献上许多证据,顺手可将大过推在乐善郡王阵营,己方所折不多,也可趁势与圣人同夺些乐善郡王的空余。 忠诚王爷见他去意已决,只得罢了,叹息不已。后与几名心腹商议,偏又不得他法。 又向李三传信,忠诚王爷欲将许枚丢出去了结粮仓大火之案,自己得金蝉脱壳,且让这许枚来顶。李三听了觉得有理,便将人送了来,叮嘱他小心看管。 那许枚委实无辜,堂堂朝廷官员竟落入水匪之手,眼睁睁看着旁人占了自己的位置升官发财,连家都回不得,当年壮志早已磨空。许枚十余年来屡次险遭灭口,皆是齐父所拦。他早知齐父与他一般,也是让水匪困于此处,日日刀尖子上起舞,虽心中愤懑,因得了名声的总归是自己,隐约也生出几分同命相怜来。又在水寨中与匪人共度,也只得出些主意,使自己好过些,算是水寨不挂名之军师。偏他不会藏起心思,常常不自觉面露鄙夷,李三从不曾信他。听说齐父要丢他出去,也无半分不舍。 待人来了,齐父与许枚道:“许大人,这十余年来你我皆身不由己,皆不好过。如今可算得了机会了。”因将自己与忠诚亲王的商议说了一遍。他道:“我顶了你的名字为官十余年,固然替李三捞了些好处,本人却是清白的。我留了些痕迹与日后来查案的钦差。如今忠诚王爷已安置好你许家的家眷,我这头来日预备闹一出引罪**。钦差若非蠢人,必能寻得许多证据,证明‘许枚大人’乃是替人顶罪。故此你日后可得清白,无须忧心受朝廷追捕。然亦不可再为官。” 许枚本以为此番必死,谁知他有如此安置,非但可保家眷,竟能将二人归位!如何不肯?只觉喜从天降、恍然如梦。忙道:“我若再为官必为李三灭口。” 齐父点头称是。“你我脱身后,你拿了忠诚王爷的路引改名换姓去寻家眷做富家翁,我随朋友浪迹江湖,也不敢回家了。此后齐许无干。”横竖两个人都替水匪当过军师,谁也干净不了。 本以为万事俱全,只待朝中来人、按部就班。谁知忠诚王爷那头来信说,苏州粮仓案的钦差乃是户部主事齐周!惊得齐父数日不曾好睡。 因李三这十余年在齐父手中没少得好处,早商议定了,这钦差查不到他们水寨便罢了,若查到水寨自然灭口了事。故齐父一面去信给师兄痴道人,一面使了心腹去警齐周。当日向齐周船上射箭的便是齐父身边两个贴身护卫,扮作渔子藏身渔舟。后又有两次去书指引。 原想着齐周得了痴道人暗示,只管去查那十之六七便是了。自己可赶在他们来金陵之前脱身而去,先随痴道人四处逛几年,待事情冷了众人忘了许枚何等模样、自己在外头也变了副模样,再回京城去。 谁知自己这头尚未预备齐全,偏他们竟已是来了,要亲见许枚!这时方想起来,当时因为欲替真许枚留条后路,指引了齐周“许枚无辜”。想必他们恐怕许枚遭灭口,才来得这般着急。没奈何,只得求痴道人设法阻了这十余年见过齐父所扮“许枚”者入府。 那痴道人将此事交与他的女弟子彭润。彭润倒是简单,直往甄应嘉脸上挥了一鞭子打发他回家了。所幸预备陪着来的唯有甄应嘉一人。 一番话说完,众人皆无比叹惋。 齐周含泪道:“儿子不孝。” 贾赦最见不得这些催人泪下的场面,先打岔道:“如此好的很,可要我们相助?齐老爷子,你那金蝉脱壳之计可周全?拿出来我们大家参谋参谋。” 齐父笑道:“荣国公委实与早年传闻大不相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