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节 (第4/4页)
车,却闹腾出了一大串子麻烦,这么多天,都耽搁在干饭盆里,如果师父先一步赶到仙陀山,恐怕也该等急了吧…… 长白山,据唐小豪普及的知识,长白山乃满族的发祥地,其中有许多与满族有关的神话传说,当然,那只是属于爱新觉罗氏,而长白山的起源,并非叫“长白山”,《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长白山最初名不咸山,到了汉朝《后汉书·东夷传岁传》记载:“……至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丽,自单单大岭以东……其中的单单大岭就是指长白山,魏朝时期改名为盖马大山,南北朝时期从太山,后由金世宗完颜雍改为长白山, 长白山如一条玉龙,横亘在东北边疆,它以美丽富饶令世人向往憧憬,以壮观的景色吸引不少古今文人墨客在其间留下足迹, 近半个月后,我出现在长白山的山脚下, 遥望着前面的一座白头山峰,山脚是草木茂盛,其山顶却是皑皑白雪,白,如凝脂白玉,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那白色的并非都是雪,很多是白色的浮石,如玉般晶莹,少有一部分才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而此山峰,正是长白山十六峰之一,玉雪峰, 因玉雪峰山势重峦迭嶂、气象端严,如冠冕形,所以也称“冠冕峰”, 当地一老人告诉我,玉雪峰往北走,不久就能看到长白山天池,但当我问及仙陀山时,老人显然沒听懂,这个答案让我极为无奈,就连当地人都说沒有这么一座山,莫不是我來错了地方, 不过就在我临走之际,老人又提供给我一丝希望,山脉之中也有散居之人,或是群居村落,不妨问问,说不定还真有哪座山的前身,就叫那仙陀山呢, 被老人这么一说,我顿时信心倍增,立刻脚下不停地向前赶路,进入山脉以來,山路却是异常难走,还多有野兽出沒的踪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则放慢了速度,缓步绕过玉雪峰,向天池方向迈进, ps:今日第一章,后面还有一章, 第一章山中恶鬼 深山之中,小径幽幽,前面是一条长满青苔的古道,只有路中间有着些许的脚印痕迹,而两边,则尽被上方的树木枝叶所覆盖,灌木丛中,有不少小生灵发出悦耳的吟唱之声,虽然月色撩人,但在这深山幽径之间,唯一的色彩,便是无尽的漆黑,些许光线,仅能依稀看清道路的痕迹罢了, 按说周围有巨山环绕,山势气脉更是浑厚之极,不应该出现邪祟的气息才对,可此时此刻,我明显感觉到一丝不自在,这种久违的感觉,也只是在当初为周老太爷压坟时所遇到的,略微类似, 当初的感觉是阴冷,而此刻的感觉,明显是阴气在作祟, 如果这样的环境下出现阴气,养出來的东西估摸着道行不会低,至少赶得上魑魅魍魉之一,阴归阴阳归阳,如果它们不犯我,我也犯不着招惹它们,不过……若真是碰到个不开眼的,也休怪我手下无情, 思忖片刻,我继续赶路,佯装什么事都沒有发生,但左手已背负在身后,谨慎准备着, “呼~~~” 冷不丁的,一股凝重的阴风应声刮來,伴随着残枝败叶随风洒落,我心里暗道不好,沒曾想,找事的來了…… 我停下脚步,侧身站在古道一边,回头看去,只见一群人穿着喜庆的红礼服,大大咧咧地向我这边走來,而领头的,是三五个吹唢呐的,还有两个童子在两侧撒花,只不过他们所撒的花,不是真正的花瓣,而是白色的纸钱,两个童子的脸色粉嘟嘟的,本來这沒什么大惊小怪,但他们的脸蛋上,莫名被人点了两个血红的圆点,就连嘴唇,也是血红血红的,咋一看,甚是恐怖, 这群“人”穿着的礼服看不出是什么朝代的,但肯定不是现代人的穿着,皆是长袍, 中间是一顶四人花轿,轿夫和唢呐队伍并不怎么惹人眼球,倒是那两个撒花的童子,每一步都是跳起來走,一步跳起,近三尺余,轻盈无声,而且每一步,都是如此, 我静静地看着,这和我上次办的一场阴亲有点相似,只不过这次遇到的,全部是……鬼, 阴亲队伍似乎并未在意我的存在,而且至始至终都沒有向我多看一眼,他们非常专注地各司其职,沒有一丝散乱,前后配合的极为默契, “或许刚才的不适,就是他们带來的了。”我暗自一笑,不管是阴还是阳,亲事都是好事,我沒必要多管,所以,我微笑着向后退了两步,准备让阴亲队伍先走, 阴亲队伍如约而至,步调依旧保持得完美一致,但就在临近我跟前时,那两个撒花的童子,不经意斜瞄了我一眼,冷不丁的,一丝寒意直窜后背,我定了定神,报以祝福的微笑,点了点头,示意他们继续前行,算算时间,现在即将临近子时,吉时也差不多错过了,如果他们还不快走,恐怕会影响拜堂的时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