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招财客栈! (第1/2页)
轮到李家的商队过关了。 “那里来的?” “开封府-杞县的商队!” “杞县,那可是富的流油的好地方,拉了多少粮食?” “一千两百石整!” “三十税一,缴纳二十两银子!” “是!” 李精白是两榜进士出身,又入过翰林院,当过山东布政使,按理来说,李家的商队行走四方,也是不用上交过路税的。 可李精白为人正直,从不愿使用这些特权,还时常叮嘱府中的管事、家丁们,不许打着自己的旗号横行霸道,更不许做出违法之事! 因此上,项管事掏出二十两纹银,足额缴纳了过路税! 没想到的是,因为交的太痛快了,又没有偷税漏税,反而引出了麻烦事! “慢着,那几辆车上装的什么东西?” “回禀大人,都是一些香烛、烛台、香炉、僧衣之类,准备布施到寺庙里的!” “这些东西也得纳税,再交二十两纹银!” “啊?” 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因此对出家人比较照顾的,曾经立下规矩:和尚、尼姑、喇嘛可以随意出行,并免除他们的人丁税、过路税,如果贩运佛教用品,也是一律免关税的! 退一步说,就算要交过路税,区区几车东西,也用不了二十两白银啊? 分明是这个税使,见李家商队痛快的交了银子,以为他们没有背景,软弱可欺,这才故意找借口勒索钱财! “大人,大明律法规定,佛家之物,是不用缴纳过路税的!” “哦,我是朝廷任命的税使,这大明律法如何规定的,还用你来教我吗,上峰有令,缉拿盗贼,本官现在就怀疑,你们这支队伍里窝藏着江洋大盗,来人啊,给我搜!” “是!” 税使一挥手,冲上十几名士兵,挨辆车的搜查起来了,把粮食袋子弄的乱七八糟不说,还用长矛一个劲的乱捅,捅出大大小小的窟窿,任由粮食流的满地都是。 项管事明知这些人是故意找茬,却没有办法阻止,因为他们的确有搜查盗贼的权利! 如果强行阻止的话,就会落个‘窝藏盗贼,抗拒官府’的罪名,到时候就解释不清楚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项管事!” “公子?” “交税,过关!” “是!” 听到吩咐,项管事又掏出二十两纹银,交给了税使,这才把事情摆平了,拦路的士兵们散开,队伍得以顺利通过! 不过项管事颇为疑惑,自家公子一向是外柔内刚的性格,遇事从不软弱的,这次为何步步退让呢,莫非只在家里强横,出门就胆子变小了? 李岩当然不是胆小怕事,更不畏惧一个横行霸道的商人,或者一个贪婪的小吏,不过有句老话说的好:‘不与小人论短长,只跟君子争高低!’ 堂堂的李公子,跟一个商人,或者一个小吏相争,无论输赢都是有失身份的事情,何况事情真闹大了,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则,几百人的队伍,人吃马喂消耗不小,若因此事而耽误了行程,损失的就不止二十两银子了! 二则,这件事传扬出去,李家难免落一个以大欺小,不守律法的恶名,毕竟世人多愚昧,往往只知一味的同情弱者,却弄不清是非曲直! 三则,薛羽是个黑户,又是个脱队的流民,万一因为这点小事,不小心把他给牵连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考虑以上三点,李岩这才一忍再忍,处处示弱于人! 这是示弱,不是软弱,而是为了大局着想,是真正的智者所为! 不过税卡这件事情,对李岩内心的触动非常之大! “羽哥,大明朝的吏治,已经腐败到这个地步了吗,一名小吏尚且如此胡作非为,那些达官显贵,岂不是无法无天吗?” “岩弟,吏治腐败只是一方面,重农轻商,本末倒置,才是大明王朝的硬伤啊!” …… 薛羽同样目睹了一切,不禁频频叹息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