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前往洛阳! (第3/3页)
久的医书,皆收集在其中,里面有很多活死人、rou白骨的秘方,每一本皆是无价之宝啊!” “这个嘛,让我在想一想!” 何医官也是饱学之士,自然知道《永乐大典》的事情了。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命令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纂修一部旷世大典,解缙组织学士们投入工作,于第二年便纂集成书,取名《文献大成》,由于短期草就,内容不丰富,不合成祖朱棣之意! 不久之后,成祖又加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动用了几千名文人,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历时四年时间,终于编纂成书了,并取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七八千种,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 该书编成之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永乐迁都,又移至北京-宫内的文楼里,只有极少数能够观看,外人是接触不到的,故而显的极为神秘! 如果说,《永乐大典》里面,收集有民间失传的古医书,这话绝对值得相信呢! 正因为相信,何医官才陷入了痛苦中,一方面,他想跟在小师兄身边,学习精妙的医术! 另一面,他也想到皇宫里,亲眼看一看,《永乐大典》里面收集的古医书! 可是自己不会分身术,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呢? “师弟不必烦恼,以我之见呢,你不如先去京城当御医,把《永乐大典》里面的古医书抄录下来之后,再来与我汇合,咱们师兄弟一起探讨医术、造福苍生,如此岂不两全其美吗?” “师兄所言极是,小弟这就启程进京,一定把古医术抄录下来!” “如此,师弟一路保重,为兄等你的好消息了!” “师兄放心,小弟定不辱命!” “快走!” …… 眼看把何医官忽悠住了,薛羽急忙拉着李岩,钻进了一辆马车中,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随着嘹亮的鞭子响,队伍缓缓启程出发,直奔洛阳而去。 …… 李府内,一座高台之上,李精白翘首站立,目视着车队缓缓远行,目光中满是不舍之色! 儿子第一次出远门,做父亲的心中的不舍,其实一点不比做母亲的少,只是碍于国人‘慈母严父’的规矩,不好在人前表露出来罢了,这才站在高台上,默默的注视着儿子离去! 老管家李福站在旁边,目光中除了不舍,还有一丝担忧! “老爷,您让公子随队伍一起出发,以其乐善好施的性子,只怕走到半路上,这两百车粮食就一点也不剩了,是不是派个人沿途监督着,这样还能保住一点血本!” “哈哈,这两百车粮食,本就是让岩儿救济灾民用的,又有什么可监督的呢,随便让他折腾去吧!” “啊?” …… “我让你写的账册,准备好了吗?” “回禀老爷,已经准备好了!” 说话间,老管家取出两本红头账册来,一个写着‘李’字,一个写着‘薛’字! 虽然薛羽推辞了酬谢,可李精白还是暗暗下令,把自己的家产一分为二,以后一半留给儿子,另一半赠给薛羽! “很好,有了这层关系,薛、李两家以后就不分彼此了,岩儿以后遇到困难,也就不愁没有贵人相助了,哈哈!” “老爷是说,这位薛小神医,以后能帮助咱们公子?” “不,不是帮助,以此子的本领,以后能护佑岩儿一辈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