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节 (第2/2页)
二月初五,太子接到密信,举报永宁王策划谋反,威胁刘家不得泄漏风声,以求保下刘家一门性命。 二月初五夜,国丧钟响,帝殒。 皇城,乾和宫,内殿。 素白如雪的身影立在龙床边,阜怀尧拿着传位圣旨,有些失神地看着躺在那里的人。 皇帝声息已断,脸色青白,只有右手紧紧攥成拳,似是握着什么,不舍得放开。 过了许久,阜怀尧忽然缓缓半跪下去,低声道:“儿臣定会寻到柳左相的尸骨,迁入皇陵,父皇,请您安息……” 他的声音太轻,仿佛与亡魂耳语。 皇帝却犹如听到了遗愿得偿的承诺,终于松开了手,一个玉质粗糙的指环静静躺在他手心。 阜怀尧拿起指环,闭了闭眼,遮住了一眸晦涩。 “太子节哀。”不远处的太医顾郸躬身道。 阜怀尧睁开眼,目光澄明,再无半分动摇,“常安,召百官上朝,调铁卫进宫,另外,把信给宁王送过去。” 那个萧疏丰峻的身影不期然地出现在脑海里。 ——皇兄,你想做什么?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想要什么?我要这玉衡万家灯火、江山如画只在我手,要你……傲骨铮铮,尽毁一旦! 远舟,我知你留有后招,可惜,我不会给你用出来的机会。 白衣的男子笔直走出乾和宫,风声沣沣,飞雪迷漫里,数不清的宫人俯身在地,山呼万岁。 他狭目冷扫间,看见的只是卑躬屈膝。 高处不胜寒,这滋味,果然只得一人独尝。 …… 宗亲府地牢,阜远舟凝神调息之时,太子府侍卫突然送来丧报,并附书信一封。 …… 右相府,书房。 棋盘上,黑子呈围困之势,白子从中厮杀,以不可阻挡之态奇军突围。 而桌案左边,头发花白的右相手拈白棋,半晌,落子。 右边,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健朗男子,一身武人之姿,将才之风。 二月的雨雪打在雕花木窗上,外面树枝摇曳,哗哗响动。 “变天了……”右相庄德治忽地开口,婉叹一般。 庄若虚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扬眉道:“爹,你从来在帝位之争里保持中立,此番突然要助太子爷登位,是觉得殿下必定会胜么?” 庄德治捻了捻胡须,眸光慧智:“你是太子伴读,你还不清楚吗?” “太子爷的确手段高超,颇有开国太祖之风,”庄若虚语气中不乏赞赏,但又话锋一转:“不过,圣明之君,无不仁德天下,这点,太子爷倒是不如宁王。” 庄德治笑了,“仁德之君,也是踩着别人的血登位的,就治国而言,肃王过于阴狠,太子和宁王不分伯仲,但宁王可以是圣贤之臣,安国之君,却决非圣明帝王。” “王”字落地的时候,白子已经在棋盘上势如破竹,撕开黑子封锁。 庄若虚微微一愕,拈着棋子问:“此话怎讲?” “仁爱治国,不是妇人之仁,宁王太重感情了,论决策果断,论杀伐决绝,唯太子独尊。” 棋盘上,白子已杀出重围,稳cao胜卷。 …… 二月初六,深夜,百官还朝,接先帝遗昭,皇太子阜怀尧理事果决,品性端肃,礼孝恭恪,公允清明,奉天命,承帝位。 朝上,二皇子一党以皇太子出身卑陋、立尊不立长为由,请新帝将帝位禅让于皇后嫡子恭肃王,银衣铁卫护卫长薛定之当庭斩杀肃王党首中书令,百官噤声,肃王怒走,闭门拒客。 散朝后,阜怀尧大步走向御书房,那里,已有数十位心腹重臣候立其中。 夜色昏昏,走廊上的金黄丝幔飘飘摇摇,即将即位的新帝每一步都从容冷静,好似方才朝廷肃王一党的针锋相对根本无从影响他的一言一行。 他忽地问:“宗亲府那边,如何?” 亦步亦趋跟在身边的常安脸色微微古怪,回复道:“送信的侍卫被打伤了,是宁王动的手。” 温和端方的仁德君子,也会有这么失态的一天。 阜怀尧冷哼,但是没有说什么,神态难明。 常安更加小心翼翼道:“宁王说想见您。” 阜怀尧目视前方,琥珀双眸里点点都是冷漠,“让他闹去吧,不见。” …… 第六章 谋逆 接下来的事似乎顺理成章了。 二月初七,晨,肃王反。 驻扎在城外的肃王部五万兵马进攻京城,右相之子——皇城军统帅庄若虚领两万将士抵抗。 这场城战连战七天,在玉衡国史上记载为“二七宫变”。 前三天两方战况胶着,第四天,肃王开始大举发动进攻,皇城军死守城门,右卫上将军三退叛军,力竭而亡,附近郡县陆续有军队前来支援新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