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1节 (第3/3页)
赠银打发出宫,也不失为一条解决的道路。但问题在此:宫里已经起码有二十多年没放过人了,而且一直都很缺人,因为文皇帝踏马进南京的时候,基本把南京宫里留下来的那些人全都斩草除根,最惨也是驱散。现在的宫廷人口,就是这二三十年间发展来的,只进不出都还不够用,更不可能放人。而在徐贵妃的新政之前,再有脸面的宫女,出宫的机会都是凤毛麟角。 别说都人了,就是太后自己,闷在宫里久了,也想出去走走,宫人只会更为变本加厉。太后毫不怀疑,若是生了宫里无法治愈的病就可被放回家,第一批按捺不住的,肯定就是目前的中高层宫女、女官。多年的宫廷体面生活,使得她们个个颇有积蓄,若是家中有靠,这把年纪了,谁不想出宫去享福?借口都是现成的,人过了三十岁,本来就容易有毛病…… 就算现在还是忠心无限,可一年后、两年后呢?人心,是禁不起检验的! 本来就缺人使唤,这个口子一开,越发更缺人了。而且走的都是人才,以后这宫里该怎么办?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堵无法堵,疏也疏不通,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徐循留下的那套系统整顿制度了。——但太后怎么可能拉下脸来采用她的方案?更别说,她打从心底也是厌恶这种全盘推翻祖宗成法的作风。太祖高皇帝时就没有定期放人的规矩,徐循她是想做什么?连祖宗的规矩都不肯尊重了,她眼里还会有长上吗? 这第三条路,能走却又不能走……眼看宫里的流言沸沸扬扬,六局一司却只能保持沉默,透着那么的平庸无能,甚至连乾清宫那里都开始过问此事了。太后心里能好受吗?分明是凉爽的天气,嘴里竟也长了一排密密的小燎泡,她对徐循的怒火,没随着时间平息,倒是越发闷烧了起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当口,清宁宫里又多了白事——文庙贵妃多年久病,命数到了头,一夜睡下去,就再没起来。 她辈分高、位分也高,满宫人都要为她的丧事奔走,太后也莫能例外,亦要去祭拜一番。再加上丧事伴随而来的无数琐事,也要着落到她来处理,心绪烦恶之下,只好连吃牛黄上清丸,她此时倒还不忘徐循,又派人给她送了一筐莱阳的大白梨,给徐循润嗓子。 第214章 为难 文庙贵妃忽然去世,徐循听说了确实是有几分震惊的,都说这平时小病不断的人,反而能长命百岁。文庙贵妃这几年来身子一直都不算好,但是和莠子又不一样,不是那种逐步恶化的坏法,感觉更像是富贵病,精心将养着就没太大问题的那种。没料到睡梦中忽然就去了,事先居然连一点征兆都没有。 刚听说此事时,徐循还在后院和点点玩捉迷藏呢,壮儿年小,也不知道大家都在玩什么,只欢欢喜喜地在一旁凑热闹,亦是十分开心。等钱嬷嬷过来把消息一说,自然是没了玩乐的心情,忙命众人把孩子们抱下去换了素服,自己也急匆匆地回了房,几个宫女早已翻出素服给徐循换上,她最近在宫里‘养病’,头发就梳着最简单的大辫子,现在倒是方便,直接拆开梳个最朴素的一窝丝就行了。一会到了灵堂那里,自然会有人发给白布孝衣,还有麻冠佩戴。 这边打扮停当时,诸位宫女却都还穿着颜色衣裳,徐循也不可能单身过去,连一个伴当都不带。只好暂居屋内等待,令她们住在宫里的几位都翻找一下包袱,有素衣的就先换上了,凑上几个人,和她一道过去清宁宫再说。 谁知这一等就等出岔子来了——宫人衣服还没换好呢,清宁宫倒来人了。也没进来觐见,就传了话,撂下一筐上好的大白梨,说是老娘娘给徐循润嗓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