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节 (第2/3页)
论如何不会做这个文章,太后更别提了,为难皇后还来不及呢。至于别人……她徐循还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吗? 入宫十年多,当太孙婕妤的时候那步步小心、患得患失的心情仿佛还在眼前呢,现在,自己在这宫里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除了两宫与皇帝之外,别人对她徐循都只能仰望……徐循听了皇帝的话,心里亦不知是什么感觉,只是浅浅一笑,“话虽如此,但两个皇子都不是亲生母亲来养,只怕后人效尤,宫中又添腥风血雨了。” 这个谋夺子嗣能引出怎样的风波,皇帝经过一番也是学到了——没办法,高皇帝儿子多,有子妃嫔也多,压根不值钱。文皇帝和昭皇帝子息也都不算少,就是到他这子嗣开始艰难,孩子变成了极其珍贵的政治资源,压根都没法参考前例。这要是后人也跟着学,那对真正怀上子嗣的低位宫嫔,公平不公平还是两说,起码有孕以后就会开始担心了,也不利于宫廷的氛围。 想到这点,免不得就想到了废后风波,皇帝虽然不后悔,但也不是说不遗憾——早知道,就早废后了,等到太子出来,以此废后,不知后人看在眼里,又会学出什么规矩…… 人都是这样,他自己破坏规矩的时候都是有理由的,可别人要破坏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他就有意见了。只是事已做了,多说也是无益,皇帝便将心思都集中在了徐循提出的这个问题上,他沉吟了一下,道,“这件事还是别闹得太大,不过,吴雨儿因何获罪,还是要说清楚。罗嫔的事不见于纸面,数代后也就是传闻而已,壮儿给你养的原委再澄清一下,也就无妨了。” 壮儿的玉牒上生母登记的还是吴氏,不论传出几代去,后人都会知道他是吴氏生,徐氏养。至于太子,生母写的就是孙氏,别说几代了,就是几十年以后,现在的事谁说得清楚?所以只要解决了壮儿抚养权转移的疑惑,对后世的影响应该也是能减到最轻。徐循想了想,勉强道,“也只能是如此办了。” 皇帝见终于说通徐循,这才松了口气,连玩笑都不敢开了,“那就这样,睡觉睡觉!” # 既然两宫都已经点了头,壮儿又迅速地被送到了徐皇庄妃宫里,不论底层人民如何议论,反正几个上层有了默契,这件事也就定了下来,徐循这边慢慢和壮儿团队磨合着。至于整个宫廷的关注点,早已经移到了即将进宫的几位新秀女身上了。 屋舍给准备好了,嫁妆给置办好了,送回家教规矩,顺便和家人最后团聚一番的日子也过了,纳新是喜事,放在新年里办,正月里,皇帝也是接连下旨预备册封秀女了。——除了皇后和太后身边人以外,众人也都是在期盼着这新人的品级该怎么定,都说凡事先来后到,徐循、何仙仙等人还好,曹宝林一行人,心里自然是不希望新人封得太高的,这样的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当然,人人都知道,这一波先册封的应该是罗嫔,这嫔称号都喊了好久了,这一次应该能给落实了去,而且,册封一般是由高往低,罗嫔在这一批里地位最高,所以必须得先封她。 没想到,正月十五开了印,乾清宫里传出来的第一封诏书,居然不是晋封罗嫔的…… 朕惟卯国之治,实始于家齐,化理之基必资乎内德……拉拉杂杂一通废话,唯独的重点关键词,只有三个—— 徐氏、册宝、贵妃。 作者有话要说:好有架子的皇庄妃,不,贵妃娘娘啊…… 小徐终于要封贵妃了,但是没心思多说什么,我的猫今天牙疼,一碰嘴就痛得大叫555,什么也不吃。心疼死了。 医生说可能是啃东西把牙尖啃掉一块,应该没事,几天内会好转,如果不行的话就要拔牙了。 但是不想给拔牙55555,希望它快点好转>< 第180章 吐血 虽然诏书里写了有“奉皇太后慈谕”,但在它被颁布发出之前,连太后都不知道皇帝居然有此意向。这个消息在宫中激起多大的风波,可是不用多说了。何仙仙立刻就来永安宫找徐循八卦了——可徐循自己都还在迷惑呢,皇帝这一次还是故伎重演,事前完全没有沟通,自说自话地就把她给晋封了。 “真是不知道。”她特别诚恳地告诉何仙仙,“我还想找大哥问个究竟呢。” “迷迷糊糊的,这就封贵妃了,”何仙仙直摇头,语气里到底是含了几分酸意,“我也想呢,可惜,没这命——就没被人夸过我福运好,” 的确,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