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2节 (第2/2页)
乔姑姑继续不能提供什么帮助,至少在现有的信息下,很难判断皇后的全盘谋划。她想了想,大胆猜测,“虽没想到这么深,不过提议由永安宫来养,本就是不安好心,想要离间两宫关系……” 说到这,她有点语塞了,因为清宁宫一直和永安宫好像也不算很有关系,太后虽然以前就看好庄妃,后来更想推她做继后。但庄妃出了南内以后,来清宁宫的次数极少,很多时候来了也不见太后,直接和静慈仙师、文庙贵妃见了面就走了,虽然不如皇后一样公然和太后不合,但那份隐隐的疏离,别人体会不了,她不信太后是体会不出来的。 太后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她并不介意,而是笑着肯定了乔姑姑的想法,“你说得不错,孙氏一直都是看得很清楚的……她在我跟前长大,自然最懂我。” 说到最后一句,到底是露出了淡淡的憎恨——曾养育过孙氏,为她的正妻之位奔走的事,如今已成了太后生平的一大憾恨。 乔姑姑却没想那么多——她多少也是习惯了太后的心结,此时只是本能地啊了一声,“可您既然看破此点,难道还要顺着她的路往下走吗?” 皇后这一招,太后不能不应啊。点了头的话,壮儿就去徐皇庄妃那里了,将来就算成了太子,也不会对太后多几分好脸色,得便宜的是另一个小白眼狼皇庄妃……也许皇后还没体会到皇庄妃对太后的冷淡,在她眼里,双方是紧密的同盟,她这一招,为的是激起太后对徐皇庄妃的忌惮,但乔姑姑知道内情,点了头,清宁宫只怕是一点好处都得不到。 但不点头的话,乔姑姑闭着眼都能想到皇后将会对皇帝进的那些谗言…… 外人不懂,但当时皇帝和太后摊牌时,乔姑姑是在殿里的。就是现在,她都偶然会在噩梦中重新见到皇帝当时的表情。她伺候了太后这么多年,几乎是看着皇帝从孩子长起来的,可却从来都没见过那样的皇帝—— 不知太后如何想,但乔姑姑是发自肺腑地认为,现在的清宁宫,可禁不起皇帝再次的疏远了…… “为什么不答应下来?”太后胸有成竹地一笑,她反问乔姑姑,“去和张六九说,这话很有道理,壮儿毕竟是次子,没有长久居于我身边的道理……让小吴美人的宫主徐皇庄妃养育,很有道理。让皇帝就这么办吧!” 乔姑姑不禁一怔——她没想到,太后会答应得这么爽快,这么——这么高兴? 虽然疑惑,但主子没有解释的意思,她自然也不会去问。 出去对张六九传达了太后的意思,无视他面上显然的讶色,乔姑姑转过身,高傲地回了内堂。 虽然皇后肯定是疑惑万端,虽然整个宫廷都还在为小吴美人的倒台而议论纷纷,根本没人察觉到这些台面下的暗涌,虽然当事人徐循还一点都不知道……但,皇后提议,太后肯定,皇帝没有异议,在他含笑点头示意之下,随身的文书房宦官,便端端正正地在《内起居注》草稿上,记下了此事。 三年十月三十一日,吴美人产子不能养,奉皇太后懿旨, 皇后请将 皇子交 皇庄妃抚养, 上许之。 两宫同提,上许之,此事遂成定局。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话说对最后一段的分段,是这样的,明代《内起居注》没传世,我好像也没看过《内起居注》,草稿是不是要严格遵守格式我也不知道,不过一般说来写信的时候遇到尊上的名字是要另起一行的,所以看文献、奏折什么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奇葩的分段,我觉得挺好玩就拿来玩一下啦。哈哈。希望别造成大家的疑惑哦。 第179章 喜事 徐循是第二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太后那边动作不慢,派人去和皇帝沟通了一下,直接就把壮儿的养娘派到永安宫里来传话了。 “给我养,”徐循有一会儿都没反应过来,“什么叫做给我养,” 养娘很谦卑,虽然徐循已经令她起身,但她还是跪着没动,“吴贵人犯了事,只怕要幽禁冷宫了。皇次子不能无人抚养,太后娘娘言,‘吾年老,无力看顾,吴美人本居于永安宫,便由皇庄妃教养皇次子。’” 这是官面上的话,徐循看得出来,反正太后那边就是如此嘱咐养娘的,她不过是照搬过来而已——虽然有许多疑问,但问养娘也没什么用。 “那你过来是——”她转了话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