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节 (第3/3页)
乱叫,必须把体力保留在分娩的时候。不然,若到时候没有力气了,孩子都很有可能憋死在产道里,把她的性命也一起带走的。 从徐循七个月起,产婆就开始和她解说着怀孕的过程和该注意的事项了,对她们说的这一切她都有心理准备。虽然看到被拿进来的利剪和热水、白布什么的,徐循还是紧张了一下的,甚至还有点后悔自己从前为什么那么盼着要个孩子。但是事到临头她不可能不生啊,什么乱七八糟的念头到现在也是顾不得去想了,先咬牙度过这个难关再说—— 然后她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等待。 她的这个阵痛,实在是有点太飘忽不定了,你说它是假痛吧,又挺频繁的,而且也的确是在逐渐加剧。可你说它是真痛吧,都四个时辰了,徐循一直没有破水。这到底是要生还是不要生,现在连刘太医和又被叫回来的周太医都说不准。 然后,等皇帝一开始还在外头守着,到后半夜守不住去睡了,连徐循自己也撑不住睡着的时候,她的水突然间毫无预兆地就破了。然后更离奇的事发生了——都破水了但是她反而不大痛了,肚子里安静得要命,过去几个月里很喜欢翻来覆去的宝宝现在是没有一点动静了。 该不会是胎死腹中了吧,黎明前夕的时候,产婆开始担心了。这担心现在也瞒不过徐循去,毕竟徐循才是怀着宝宝的那个人。 然后就是赶快请太医来扶脉,永安宫所有人才歇下就又都被折腾起来了。柳知恩和几个嬷嬷一晚上都没回去,现在就在外头等着消息。徐循自己叉着腿躺在产床上,伸着手给太医扶脉,心里别提多不耐烦了:都这个时候了,扶脉能扶出什么用来?也就是聊胜于无的心理安慰罢了! 毕竟男女有别,太医那也不能去看徐循的产门啊,这都是产婆的活计。现在也只能绞尽脑汁地在那猜测了,“孩子应该是没事,临近产期已经不会再挣扎了,头已经下到产道里去了。再等一会儿应该就会开始大痛缩宫,真正分娩。” 好的吧,现在除了等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徐循在床上辗转了一下,刘太医、周太医便缩回手,行过礼退出了屋子——妃嫔分娩的时候,太医顶多也就做个场外指导,肯定不能在屋子里待着。 才出了屋子,两位太医的脸色就变了,彼此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都是点了点头:虽说之前有过什么龃龉,但现在都是庄妃的主治医生,那就得互相帮扶着度过难关。不然,若是庄妃出了什么不对,他们两人也不可能撇开对方独善其身不是? “破水没宫缩,得开催产汤了吧。”刘太医便压低了声音,和周太医商量。 “得开。”周太医丝毫犹豫也没有,他抬头望了望月色,“再过半个时辰,乾清宫那儿就要起身了。这就派人去报个信吧,陛下一起身就能收到消息了。” 虽然晚上宫门要下锁,但今晚情况特殊,永安宫的人肯定都能直接出入的。两个太医拉了皇帝留在这儿镇场的金英一商量,立刻就派小黄门去送信了。 这天不巧还是常朝,大臣们是三更天就得起,皇帝好点,四更天起来准备就行了。眼下差不多再一会儿皇帝也就能起来了,按两个太医的意料,应该会先过来看看,再赶到前面去上朝。——可小黄门才走了没多久,两人还在这打腹稿呢,那边一行人行色匆匆就进了院子。皇帝只带了两个从人,排场比女官还小,要不是刘太医和周太医都算是面见过天颜的,只怕都根本认不出他来。 “现在是怎么样!”皇帝披了一身玄色氅衣,在楼阁阴影中站着,根本都看不清脸色,但仅仅是语气也足够暗示他的心情了。 两个太医立刻都跪到了地上,刘太医斟酌着道,“产育一事,变数最多,缓急间必须有个能做主的人在永安宫坐镇……” 这意思就是不大乐观,你皇帝本人不能在最好也把太后叫来,反正皇室家庭的老大必须在这里做主,不然就有可能耽误了孕情。 皇帝都踉跄了一下,还好挨着柱子,这才没有栽倒。“什么意思……你们明说!” 两个太医没有办法啊,只好明说了。“现在宫缩太迟了,若是破水后两个时辰还未宫缩,胞中水少,胎儿出不来的话,有可能窒息而死,又或是直接就变成傻子了……” “那就吃催产药——有没有什么药能促进宫缩?”皇帝自然很会抓重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