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9页 (第2/2页)
可数,刻下的都是这些年的风雨点滴。 而今,他交托给青年之手,借他传于后世。 董中低头,见昏黄烛火在他眼下掠出细细的影,那双一贯冷静从容的眼,似在怀念什么,轻搭着往下看,看了许久。 在他不知所措的片刻,李隐舟慢慢起身,替他整理好书册。 “这几年你也去了不少地方吧?”他问,“此前听阿香提过,你都已经娶妻了?” 董中望着他弯下的背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是个候官人家的女子,虽是异乡人,可和我却很合得来。这次特来奔丧,她也是支持的。” 候官。 李隐舟的视线透过垂下的青衫淡看他一眼,手中动作顿了一顿。 董中全没意识到他片刻的讶异,说起媳妇还有些滔滔不绝:“她如今也有了身孕,我已和她议好了,以后也教他从医。有了张机先生的著作启蒙,他一定比我会厉害许多的!” 两人收拾一响,董中知他心情低落,有意陪他多说几句热闹话,见已经半夜,也不再叨扰,兴致勃勃抱了书去抄录。 送走了董中,李隐舟方从袖中取出陆绩的来信,在豆大的灯火中慢慢展开。 …… 三日后,他送董中踏上回家的路。 迎着薄寒的晨风目送董中远去,李隐舟终是将心头一点的疑惑问了出来:“你的孩子,想取什么名?” 董中不由地弯起了唇,年少时的冲动与生气都沉淀为眼中一抹温柔的神采。 “董奉。”他慢慢地、有些羞怯地道,“不及先生取名之高,我也是昨夜刚拟的,不知好不好。” 敬承为奉。 董中只是简单地愿自己的血脉能继续走在这条人迹寥寥、艰难苦辛的小路上,将那些曾经前人的心血传延下去。 而他也的确做到了,作为建安最后一位出场的神医,董奉将华佗和张机的妙手与仁心传扬至下一个时代,至没有战火的那一天。 微风挟着细雨吹散满江薄雾,微澜的江波上照出一长一少比肩而立的身影。李隐舟恍然地想,原来在堂前念书的学子,而今也有了自己的后人。 不由想起顾邵院中诵读的少年,想起在陆议臂弯中安然酣睡的小脸,万般回忆涌上心头,在这一刻终觉释然。 他望着那无边的江河,轻道:“是个很好的名字。” 回城的路上,从碑林擦身而过,他忍不住顿足,隔着绵绵的雨雾,深深地、静静地看他最后一眼。 他终于明白了张机的从容——人这一世,不过是在一次次的相逢与送别中走过同一程路,而师傅已经陪他走完了这段本该踽踽独行的人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