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第4/4页)
备苏俄红军未来有可能的坦克狂潮。 十八相送式的北非拉锯战,已经进入决战阶段,在北非作战的英军对弹药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骄傲的英国佬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得罪最关键的军火来源北方集团。英国军工企业有些不高兴地接下来这个明显多余的政府强制计划,显然是不会太用心了。 送到英国人手上的订单,北方军也知道依然不靠谱,所幸是输送过去的军火利润还是非常多的,足以抵消一部分对英国佬的抱怨。 但是送给美国人的军火订单,北方军就写得比较明确了,也愿意接受对方开出来的许可生产价格。 地面部队反映了几个较大的问题,都希望得到美国军方的支援。比如缺乏自行火炮的问题,le.fh18m型105榴弹炮却是非常好使唤,但是全部拖曳式结构就明显跟不上跑得越来越快的坦克部队速度了,随进炮火支援简直成了空话。 还有毫须装甲车也就是sdfkz222轻型轮式装甲车的问题,标准搭载2名乘员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装甲集群大规模突击作战的要求了,既没有足够的清剿步兵能力,有没有运兵功能,实在是太落后了。 要知道,m4坦克的乘员都达到了5人,除了火炮,机枪火力也是远远胜于落后的毫须装甲车。 甚至原本在侦查中必不可少的sdfkz223轻无线电台版装甲车,也因为大量列装的60型军车同样可以完成类似功能,导致战场重要性日益下降。 轻便的60型军车在德国军方的改进版本82型,被德军亲切的称为桶车,搭载上34名士兵可以在多种地形中乱窜。美国人也看了眼红不已,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轻型军车吉普。只不过用惯了桶车的北方军,没有采购美军推荐的吉普罢了。 美国军方正需要北方军狠狠打击日本人,对盟友的要求差不多是有求必应了,马上就拿出解决方案。 尼森公司派驻美国人员,马上被请去参观两款军事装备,一款是美国人紧急提供给英国北非军团的m7牧师自行榴弹炮,另一款是刚刚定型不久的m8轻型装甲车。 消息反馈到葫芦岛,北方军大本营出乎意料地全部予以否决了。 理由并不复杂。 m7牧师自行榴弹炮性能确实不错,使用的是一门105毫米m2型榴弹炮,但是底盘却是较为陈旧的m3中型坦克底盘。已经拥有大量m4坦克的北方军,并不希望同时使用更多型号的坦克地盘装备,这会造成维修力量并不足的北方军后勤巨大压力。 虽然m8轻型装甲车采用的是简单的6x6轮式底盘,但是搭配的一门37毫米火炮却受到了北方军的冷落,同时其只能搭载4名乘员的设计也不符合北方军地面部队的要求。 搞了半天之后,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人才知道北方军需要的实际上不是装甲侦察车,而是装甲运兵车。 这个时候就显出美国人强大的工业实力了。 既然不想要使用m3底盘的m7牧师自行火炮,那就换上m4底盘就是了,彻底贯彻标准化生产的美国军工企业对于这种更换已经熟能生巧了,所有的零件反正都是规格化的,况且m4坦克本来就是在m3坦克基础上研制的,底盘有着高度相似性,绝大部分零件都是通用的。m4坦克和m3坦克最大的区别,是在炮塔而不是底盘。 于是一款使用m4底盘的牧师自行火炮就新鲜出炉了。 被美国人称为m7b1自行榴弹炮的牧师自行火炮样车,很快就交付给了北方集团。 m7b1自行火炮,全重近23吨,乘员7人,武备是一门最大射程约11千米的m2型105毫米榴弹炮,以及一挺可用于防空的m2hb12.7毫米重机枪,最大公路时速42千米,最大越野时速24千米。 唯一的麻烦就是,牧师自行火炮为顶部敞开式结构,顶部的防护性很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