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20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0节 (第2/4页)

  雷达站里的值班军官,也是长吁一口气,总算在大本营的时限之前完工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大本营接二连三命令不得延误,猜猜也是有重大军事活动吧。

    接受美国专家培训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大多数出身兰州大学的北方军技术军官,还是非常利索地学会了这些雷达设施的使用技巧。

    雷达站里的型号有两种,都是美国紧急提供过来的军事援助物资。

    为了进一步加强北方军打击日军的能力,确保牵制日本陆军主力甚至必要时刻打击日本本土和朝鲜殖民地,美国人不遗余力地开始武装北方军了。原本有些限制的,或是拖拖拉拉不愿意提供的军事物资,这一回全都一路绿灯直接放行。

    scr268路基探测火控雷达,可以引导探照灯和防空火炮,有效地增强了防空火力射击的准确度,引导探测距离超过36千米。而它的近亲兄弟scr270路基早期预警雷达,精度远不如前者,但是最远探测距离达到240千米。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曾有一部scr270雷达在210千米的距离发现了大批飞机逼近,但是却被值班军官忽视了,最终给了日本人一个千载难逢的偷袭战机。

    美国人直接用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c47军用运输机,转道白令海峡将两部不同类型的路基雷达送给了北方军。也许知道北方军早就拥有了c47军用运输机的母型dc3客机,几番交涉之后,四架运货的c47运输机美国人干脆也送给了北方军。

    也许在美国人的想象中,就是获得了这些最新军事装备,素以仿制闻名的北方集团一时半会还是难以掌握生产工艺的,毕竟这些都需要雄厚的工业积累,而这恰恰是北方军政府始终无法解决的最大弊端。

    自然是美国人低估了中国人的山寨能力。

    北方军收到货物之后,默不作声地安排了一大批远超过两部雷达cao作人员的技术军官,听取美国专家的讲授。仅仅过了一周时间,就同时在阿拉木图、阶州、葫芦岛大本营以及海参崴紧急选址开工四座雷达站,而美国人只知道海参崴这一座而已。

    海参崴雷达站是美国军方强烈要求立即建设的,也是他们愿意提供雷达这一种先进军事技术的缘由之一,当然,也就提供了一套。

    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启用才两天的海参崴雷达站,突然接到葫芦岛大本营紧急电令,关注日本海空中动向,随时直报大本营。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临时改变重点,关注漫长的日本海空域,而不是更有威胁的朝鲜空域,海参崴雷达站的军官,还是立即下令遵照大本营的命令执行。

    临近下午,雷达站的预警雷达cao作员愕然大叫,“长官,长官,东面发现空中信号。”

    值班的上尉军官扑过来一看,他妈的,好多飞机?顿时一身冷汗就吓出来了。

    上尉抓起电话就狂吼,“司令部,司令部,发现东面空域出现大批飞机。”中午刚确认过,北方军自己的飞机,今天都没有出动,那么现在出现在东边的自然是日本人的飞机了。电话筒里听到对方也是一阵人仰马翻,这是北方军的雷达第一次在实战中应用,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额头上出现汗珠的cao作员,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提醒上尉,“长官,大本营不是要我们直接报告吗?”

    上尉一个踉跄,见鬼,差点都忘了,赶紧跑向后面的机要室,通知电报员。

    大本营的反应似乎过快了一点。这边海参崴城防司令部刚刚拉响防空警报,那边大本营的命令就已经同时发给了司令部和雷达站,而且是一连串的作战指令,仿佛是早就有所准备一样。

    海参崴军用机场,唯一一个已经换装了野马战斗机的战斗机中队紧急升空,向东面进行搜索,必要时还要担负掩护任务。

    大本营发来的电文中就是这么写的,“为轰炸东京的美国轰炸机部队担任掩护任务”。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美国人的舰载轰炸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对东京的轰炸了,难道是准备和庞大的日本海军联队进行大决战了。

    野马战斗机散开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