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节 (第1/4页)

    眼看事态严重,一线关东军指挥官被迫决定抽调前沿的日军部队,回头清剿出现了不稳迹象的第五军管区伪满军部队。

    北方军攻坚部队马上察觉到了迹象。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却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天赐时机,北方军前线指挥部立即决定集中全部火炮进行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力求打开一条契入通道,然后派出装甲集群和步兵分队趁势进攻,即使是连夜作战也要啃下外围地堡群。

    事实上,前沿已经云集了超过九个炮兵营的火炮集群,上百门或是105毫米口径或是122毫米口径的火炮。虽然达不到苏俄老毛子在突破地段集中的每千米火炮密度,但是用来对付更加精打细算的日本陆军来说,已经够用了。

    按照西历一九三七年制定的标准,日本陆军甲种师团又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37制标准师团,辖2个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联队直属炮兵中队辖四一式75毫米山炮4门,师团直属炮兵联队辖四个炮兵大队三八式75毫米野炮36门和九一式105毫米野炮12门。全师团共配属远程压制火炮64门,理论上标准师团的总兵力应该扩编到二万五千多人。

    另一种是所谓的37制特设师团,不仅联队直属炮兵中队少了一门四一式山炮,而且师团直属炮兵联队缺编了九一式105毫米野炮大队,总兵力仍旧保持近二万二千人,但是远程压制火力却削弱了很多。

    这种不同的配置,既有关内中国军队重火力缺乏,无需保持相对强大的火力优势的意思,也有日本国内军火生产能力始终不能满足军队扩编的苦闷。

    自然而然,为了对抗火力更为优势的北方军,关东军麾下的步兵师团基本都是标准师团,而关内的华北、华中派遣军一般只有特设军团,甚至已经出现了三联队编制的简编步兵师团专门担任华中一带的守备任务。

    上百门火炮的集中炮轰,确实是惊天动地,触目惊心,满眼都是绵延不绝的爆炸火球,仿佛大地都在颤抖哀嚎。

    本来就已经人心惶惶的沟帮子敌军,突然遭到极为猛烈的炮火袭击,尤其是不少部队刚好处在交通壕中进行调动,这一下就更为混乱了。

    北方军突击出乎意料的顺利,战至半夜,前锋已经冲进了沟帮子镇里,步兵分队沿着突破通道源源不断冲到防御圈深处,然后往回扫荡外围的地堡工事群。

    大凡修筑地堡,总是会在后侧留下缺口,以备与战壕交通沟等相连,便于补充兵员和弹药辎重。结果被北方军步兵分队来了一招内部开花,顿时就全乱了套了。

    黑夜之中难辨敌我,加上混在日本人当中的亦有铁石部队、第五军管区部队等投敌的汉jian,北方军前沿指挥部临时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命令进攻部队尽可能使用兰州官话进行互相联络。

    中国人多方言,东北官话和兰州官话还是区别的。北方军都是在阶州大营进行集训,多多少少都会几句兰州官话,这个时候终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至于有些狡猾的日本人,就是会说中国话,也会被马上听出来肯定不是中国人。真正说中国话顺畅流利的所谓日本人,大概多是汉jian罢了,比如满清的那位格格。

    到了次日清晨,北方军坦克部队已经将沟帮子镇打了一个对穿,夺下这个战略重镇已经不是问题了。

    也许北方军自己都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原本预计至少要花上一周才能攻克的沟帮子就落入囊中了,在奉天的关东军总部更是没能料到。

    沟帮子之后,就是一望无垠的东北大平原了。

    看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善于算计的邓宝珊马上又开始琢磨起来,空军侦察机已经出发向盘山、黑山甚至田庄台一带前出侦查了,大肆活动的陆军斥候部队不仅接回了黄炜等人,而且还顺手对着惶恐不安的常兴店放了几发迫击炮弹。

    中午刚过,整个战场的形势清晰起来。

    从沟帮子逃出去的日伪军残部,稀里哗啦地逃到常兴店后,会合当地的守军总共不足万人,非常干脆地弃镇而逃,继续溃退向黑山地区。

    而盘山地区的三四千日伪军也是主动撤退,向东狂奔到古城子一带,连同古城子日军守备大队东渡辽河,撤往牛庄、海城方向。

    但是前出到田庄台、营口方向的侦察机,却带来一个非常不妙的消息。

    从奉天等地集结出发的关东军援军部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