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9节 (第1/4页)
德国人自己研发的这款民用改军用大众汽车,自然在要求上有过之无不及,他们赋予了一个编号叫62型大众军用车。 有了轻巧的60型军车,北方军对摩托车的需求马上就降了下来,甚至还可以淘汰大量军用摩托到民间使用。大致上,摩托车能通行的地方,60型军车基本都能去,但是60型军车的安全性、通用性和多任务性,是摩托车所不能实现的。 必要的时候,60型军车拖曳37毫米反坦克炮冲在部队的最前面,也是完全可以胜任的,车手们往往还在60型军车的中间架上一挺mg34充当火力支援。 在60型军车强大的功能面前,除了传令兵、工兵以及斥候部队的两人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很快就在北方军中消失了。 德国还赚了一把的是南京政府的军事订单。 早在中德关系蜜月的时候,希特勒曾经答应向南京政府出售两艘iib型潜艇和其他军事物资。德日签署同盟协议后,希特勒取消了这两艘潜艇以及另外没有交付出去的军事物资交易合同,让已经交付了大笔订金的南京政府叫苦不迭。 但是德国海军部偷偷插了一脚,向希特勒报告说,这两艘iib型潜艇已经在造船厂开工建造了,而军方自己的订单并不缺这两艘潜艇,也就是出现了财务窟窿。 随后,德国海军部借口将这两艘iib潜艇转为向北方军政府高价出售,以偿还昔日北方军政府赠送潜艇资料的人情。 很快德国空军部也参合了上来,寻找了一个执行旧有合同升级系统的名义,将88毫米flak36防空炮以及ju87c俯冲轰炸家塞了进来。 都是因为德国大扩军计划导致各个项目经费紧张罢了,当然前期不断的公关也是非常不错的合作基础。 希特勒最后还是非常狐疑地批准了这个高达2.82亿德国马克的转让原有合同计划。 这笔巨大的合同不仅牵涉了德国国防军很多部门,更是涉及众多军工企业,已经不是哪一个亲日派势力可以轻易挡回去的事情了。 深怕夜长梦多的北方军政府,直接派来了海军人员就地培训cao控潜艇技术,以备一旦生产完毕立即驶回亚洲,至于放在哪里就再说了。 德国海军部在签完协议后,第一时间安排船厂尽快施工,省得元首发现实际上这两艘iib潜艇并没有开工而勃然大怒。 更多的诸如flak36防空炮和ju87c俯冲轰炸机原型机等,则马上装船送往印度洋,甚至ju87c依然还处在测试阶段没有定型。 阶州大本营所料不错,希特勒在日本人的不断游说下,很快又变卦了。 以至于那个2.82亿德国马克的项目,最终只执行了技术援助和原型机等部分,其他诸如鱼雷快艇之类的另一半协议终究被废止了,让德国军工企业为之痛惜不已。 德国马克还是挺坚挺的,1美元兑换2.5元德国马克,也算是一笔巨大的军火贸易合同了。 虽然耗资巨大,但是总算是拿到了真材实料,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除了北方军海军士兵就在潜艇生产线旁苦苦守着的那两艘iib潜艇外,北方军政府从德国获取的军事援助终于宣告终结。尼森公司的代表,开始从德国撤退。 辛苦维系并蜜月了一段时间的中德关系彻底冷漠下来。 蹒跚前进很多天后,暂时只有四个重炮营的炮兵旅,总算到达锦州外围指定阵位。 重炮阵地早已准备就绪,甚至配水池上的敌军阵地都测量完毕,就待150毫米的k16重加农炮发挥巨大威力,为空军的大规模俯冲轰炸扫清障碍。 理论上,就是纯粹用hs123攻击机强行轰炸,也可以敲开配水池的高炮阵地。只是邓宝珊不舍得用宝贵的飞行员性命去换取哪几门不值一提的八八式高炮,加上重炮旅本来就要南下,干脆等上几天就更有把握了。 天空中划过一道尖锐的长啸,在驻守日军脸无血色的惊恐中,一颗重炮炮弹砸落在了锦州城北的配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