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7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8节 (第3/4页)

旅团共三十万人,伤亡超过四万人。而蒋光头的黄埔军先后投入七十多万人,伤亡了超过三十万人。

    南京政府的主力部队实际上被打垮了。

    黄埔军实际上打得并不差,接连挫败日军进攻,只是他们有一个实在是不称职的总司令蒋光头。始终沉醉在外国列强会干涉美梦中的蒋光头,在发现日军第十军金山卫登陆准备包抄上海守军后路时,居然还在幻想英美干涉,迟迟不能下达后撤命令。

    等到情形已经无法收拾的时候,蒋光头才愕然发现西方列强正在看笑话,此时下发的撤退命令又杂乱不堪,导致前方部队后撤乱七八糟,在日军海军飞机的攻击性损失惨重。黄埔军最大的伤亡就是在后撤时候发生的。

    黄埔军不仅主力丧失,编制更是彻底混乱。以至于,华中方面军的部分部队,实在捺不住心中的野望,在上司的默许下,轻兵直进向南京发动进攻。

    以第六师团为主的不足五万人的日军,在不足两周之内,就击败了匆匆集结起来的十五万黄埔军,南京失陷。

    南京失陷的最大缘由不在于战略性撤退的需要,而是黄埔军高级将领在唱戏罢了。担任南京守备任务的唐生智,先是信誓旦旦誓与南京共存亡,而后则偷偷弃职而去。甚至为了掩饰前面的口号,唐生智还下令摧毁一切可撤离南京渠道。

    因为缺乏统一指挥,南京很快沦陷,多达近十万的彻底失去士气的守军因为缺乏渡江工具,而被迫向只有不到五万人的日军投降,随后被一一或坑杀或枪杀了事。

    惊天血案就此发生了。

    整个南京超过三十万军民被以第六师团为主的华中方面军第十军屠杀。

    这场疯狂的大屠杀震惊了世界。

    但是西方列强的绥靖主义思潮,居然主动出手消弭了残暴的日本人大屠杀所带来的的恶劣影响,理由是当年满清杀得更多也没见你们中国人有抗议。不少西方正直人士所写的稿件、新闻,只是在报纸上打了个转,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远在柏林的希特勒,惊愕地说了一句,日本人真是一个野蛮不开化的民族,心思中却在琢磨着是不是学一学日本人的办法对付更加可恶的犹太人。

    上海和南京的接连大胜刺激了东京大本营,原本计划华北方面军占领整个山东以获取海路支援的方案,马上改成了华北方面军南下徐州,华中方面军北上接应,彻底打通两个方面军联络的庞大方案。

    日本人的野心越来越大。

    无语地看着战报,北方军阶州大本营的军官们惊愕地看着记载南京失陷和大屠杀的消息,难以言明的痛楚。

    无论是第六师团,还是第十八师团,都在东三省和北方军交过手。

    在东三省,这些所谓的日军老牌精锐,嚣张气焰一再被北方军打压,损兵折将不少,灰头灰脸更是多数,丝毫没有精锐的威风。孰料一到了华中,就如狼似虎,打得黄浦军丢盔弃甲大败亏输,更是嚣张到悍然做出反人类的大屠杀劣迹。

    这只说明一个道理,小日本是不用讲道理的,打得它要亡国灭种了,它就会立即谄笑着迎上来服服帖帖,你要跟它讲道理,它只会得寸进尺罢了。

    几天后,阶州大本营一明一暗发出两封电报,一封密电是,“鉴于日本特务猖獗异常,为非作歹不择手段,请各部慎重甄别俘虏,谨防特务趁机而入。”

    一封明电则是堂而皇之发布在北方日报上,“不接受到过南京的日本兵投降。”几年后,大胡子有样学样,拒绝接受某支部队投降的命令传遍了世界。而中国远征军的某位将领,则直接命令甄别所俘虏的日本兵,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坑埋了。

    锦州外围的配水池,距离城垣不足两里路,这是控制城北的关键制高点。日本人放干了池水,大兴土木,修建了永备工事。

    北方军前线指挥部,厚厚的原木在上面叠加了好几层。

    “日本人有一个精锐步兵大队驻守配水池,前后铁丝网都有五道之多,他们修筑的地堡群据说是用铁轨加混凝土搞成的,超过一米多厚。我们的火炮偷偷进行了一次试射,结果就是一个白点而已,炮弹都弹飞了。”作战参谋向邓宝珊作了简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