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1/3页)

    带队巡警举起了自己的左手,示意缓缓驶来的车队停下,他要看一下有无调动的军令,职责所在,又是东京,不敢大意呀。

    “啪”地一声枪响,彻底打破了东京的宁静。

    带队巡警惊愕的看着自己胸前不断扩大的血迹,惝恍地倒在地上,其他的巡警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一下子都反应不过来了。

    更多的枪声响了起来,哒哒哒机枪的射击,很快将守在哨卡的巡警扫得一干二净。

    马上,东京城里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城防司令部被惊动了。

    东京意外发生兵变。

    日本陆军对海军的长期不满,终于彻底爆发出来。

    以安藤辉三大尉、栗原安秀中尉为首的年轻陆军军官,经过长时间的谋划,秘密串联了大批所谓志同道合的中下层陆军军官,偷偷集结一千四百多名官兵,在百年一遇的大雪日子里,赫然发动兵变。

    兵变部队在“昭和维新”的口号下,占领包括东京警政署、首相府等重要机关建筑,枪杀了数名海军派系的内阁重臣,企图扶持陆军派系上台执政。

    完全是几年前海军少壮派军官兵谏事变的陆军版本。

    只不过日本海军的底蕴,确实超乎这些狂热的陆军少壮派的想象,再加上很多陆军部队并没有执行兵变部队的指令,以至于海军陆战队突然攻进东京城区之后,兵变很快被扑灭了。

    非常蹊跷的事情,日本海军的兵变成功了,陆军的兵变却失败了。

    反正打来打去都是日本军部自己的事情,除了部分倒霉的海军阁僚,唯一遭到清洗的却是那些所谓的民主内阁成员。

    日本军部趁机完成了举国一致的军国主义内阁架构。

    昔日曾经坚决反对军部控制内阁的那些政坛大佬,少数是被兵变部队当成垃圾清扫掉的,大多数却是在平叛过程中被当成附逆就地枪决的。

    日本国内再无一丝杂音,军部主宰了整个大日本帝国,天皇万岁的口号响彻整个东京。

    既然是借用了平叛的名义,那些为了让陆军不再受海军欺压而兵变的陆军少壮派军官自然都成了必须抛弃的棋子。

    束手就擒的一大批陆军军官被秘密军事法庭宣判,立即枪决执行死刑。

    但是为了安抚躁动的陆军,依然执掌东京主要权利的日本海军做出妥协,同意开始大规模加强陆军部队,尤其是为帝国获得了大量宝贵资源的关东军。

    东京一声令下,大批早已定型却没有资源生产的九五式双翼单座战斗机,马上在生产线上组装起来,准备立即运往急需飞机、坦克、大炮的关东军。

    更多的陆军部队开始动员,编组成一个又一个师团,准备登陆支援同样陷入兵力窘境的关东军。

    刹那间,关东军成了东京重点关注的香馍馍。

    这一下,让本来准备看关东军笑话的华北驻屯军开始急了。

    即使内阁略微倾斜一点给陆军,也只是一块不大的蛋糕,都给了关东军,华北驻屯军难道去喝西北风吗?

    关东军最大的成绩是输送了大量的粮食战略物资给日本国内,华北却有另外一个战略物资是东北所没有的,那就是棉花。

    第一三零章 大口径机枪

    在日本海军的妥协下,原本岌岌可危的关东军立即得到大规模支援。在民国二十四年末,即使差点被全歼的一个师团残部加上去,关东军只有六个师团的作战编制。

    到了民国二十五年初,关东军马上就得到了日本本土一个满编师团的支援,并且计划到夏季的时候再增加二个师团,到年底将通过征发预备役补充到总共十一个师团二十多万的编制。

    原本如同鸡肋一般的伪满洲国部队,也得到了大量军备,被强令扩充以弥补日军作战兵力的不足,直接从已经不足十万人扩编到二十万人的规模。

    只是江防舰队的覆灭,注定了伪满洲国没有了海军编制。哈尔滨撤退的时候,残余的几艘舰艇都被日本人直接炸毁了,反正他们根本看不上这种吨位小得可怜的破旧舰艇。

    伪满洲国部队的编制非常有意思,因为招降的胡子太多了,当年东三省军政官员投敌的也为数不少。

    为了安抚这些汉jian和解决僧多粥少的矛盾,日本人干脆大肆搞了一个奇特的伪满洲国军制,反正就是官多兵少罢了。

    按照伪满洲国的军制,战略单位编制为旅级,基本作战单位为团级。

    大体上是步兵团辖三营九连,每个步兵连大约一百二三十人,加上直辖兵力每个步兵团近一千二百人。另有一个骑兵团编制,大体上是取消了营级,直辖四个骑兵连,总共大约五百多人。

    而伪满洲国的步兵旅辖两个步兵团,大约二千四百人;骑兵旅辖两个骑兵团,大约一千二百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