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节 (第1/3页)

    北方军自己使用的施奈德m1917长管加农炮,虽然没有超过十吨的巨大重量,但是为了能够让它机动起来,基本上都是拆除了能拆的重量以后,采用道奇重卡勉强拖动的。

    甚至在某些时候,一次性被废几辆重卡都是经常的事情。

    夏尔b1坦克进入北方军序列之后,马上就被赋予了拖动这些重家伙的任务,这才形成了一定的机动能力。

    因此,与其说是购买k16重加农炮,还不如说北方军是在购买sdkfz8半履带牵引车。

    话说回来,k16重加农炮的过境之路简直是历经坎坷。

    沿途各式各样的军阀都为之垂涎欲滴,小动作接连不断,南京政府也多次掀起截留这批重型军火的喧嚣,日本人收买的汉jian破坏几乎没有停止过。

    尼森公司付给德国方面,一门k16重加农炮加上一辆12吨级半履带牵引车,总共不过四万五千多美元。炮弹不计算的话,两套系统也不过是九万美元。

    可是为了让这两套火炮系统顺利坐上火车到达甘肃,北方军政府前前后后花去了至少五百多万美元的过路费,这还不算出动大批特工人员护送的开支。

    所幸是弹炮分离运输,配套的炮弹都过瓦罕走廊崎岖的山路提前到了境内,真正从南方走的是无法通过瓦罕走廊的火炮系统罢了。

    看着两门有炮无弹的k16重加农炮,各方势力有些遗憾地收下了北方军政府的过路费,假惺惺地放行了。

    没有炮弹,截留下来也没有什么用,还要冒着得罪陈安的怒火,不合算呀。

    唯一暴跳如雷的,就是最终没能毁掉这两门火炮的日本人,以至于在江南的日本很多头目被迫因为这起失败的任务而自裁谢罪。

    就在k16重加农炮事件尘埃落定的时候,民国二十四年初夏,东三省大规模战事再起。

    北方军高桂滋军团在得到邓宝珊军团支援后,调动主力东进,直扑长春和哈尔滨之间的交通枢纽德惠地区。

    而东边的李燮和军团虽然大部分在休整,依然调动了机动兵力沿着黑龙江南下,威胁哈尔滨之敌。

    西边的邓宝珊军团也不含糊,虽然抽调了部队临时划归高桂滋指挥,但是依然将一部分兵力摆出进攻辽源的模样,随时有可能威胁长春以南的交通枢纽四平。

    德惠前线,双方反击的火炮几乎打红了天空。

    少尉排长带着自己的坦克排六辆夏尔b1坦克,呈锲形分布,紧紧地跟在中尉连长的坦克后面,加大油门,顶着弹雨向日军的阵地狂冲。

    德军的坦克排基数是六辆,重新休整之后的南部军团,虽然不愿意装备德国人那种还不如装甲车的一号坦克,但是却将坦克排的编组基数改成同德国一致的模式。

    镗的一声,夏尔b1坦克一阵剧烈的晃动,脑门上马上被撞出一个大包的少尉大骂几句粗口,抹去额头的冷汗,赶紧重新观看外面的敌情。

    估计不知从哪里打来一颗37毫米炮弹,显然被夏尔b1的厚实装甲给弹飞了。

    日本人的八九甲坦克部队出现了。

    “开稳了,我要打它一辆再说。”少尉大嗓子在车内大喊一句。

    日本人的八九甲坦克装甲厚度不足,在同样装备37毫米火炮的情况下,自然是先被摧毁的对象了。

    “短停????开火”不待坦克完全停稳,少尉边喊边打出了第一发37毫米炮弹。

    车体轻轻一震,随后明显看到远处日军的坦克炮塔上爆发出一团火光,炮弹击穿了薄薄的八九甲坦克装甲,北方军的少尉兴奋地大吼一声,“打中了。”

    一声巨大的爆炸随即也在少尉的坦克旁边出现了。

    排里的一辆夏尔b1坦克,同样被日军坦克发射的炮弹击穿了,浓烟过后很快就翻到在了一侧,没有弟兄从里面活着爬出来。

    少尉的坦克里面一片寂静。

    目瞪口呆的少尉,愕然自语,“不可能呀,这个距离我们的坦克装甲应该可以弹开37毫米炮弹?”

    双方更多的坦克投入了对射的过程。

    在日军坦克部队几乎同归于尽的疯狂反击下,北方军进攻的坦克集群损失惨重,很快就失去了锐气,未能完成掩护后续步兵夺取一线阵地的任务。

    最倒霉的,却是准备续演东部军团在伊尔库茨克突击群战术的sdkfz13装甲车集群。

    眼看在各个接合部就要被这些横冲直撞的北方军轻型装甲车突破,自家的九二式装甲车却难以应付,日军一线指挥官急了,直接下令将加强给防守部队的九三式防空用大口径机枪压低枪身,对着北方军装甲车就是一阵扫射。

    日军大量装备的九二式装甲车,装甲同样不过是薄弱的6毫米而已,但是无论是动力还是火力上,却还要比北方军装备的sdkfz13装甲车要强悍一些。

    只是不多的九二式装甲车,如何能挡得住如狼群一般涌来的sdkfz13装甲车大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