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8节 (第3/3页)
只打雷不下雨,没有见到在京津冀的东北军有一兵一卒北上抗战。 最为搞笑的是,齐齐哈尔居然被北方军收复了,这让东北军的无能被鲜明衬托了出来,于是深感没有面子的东北军打回东北去的口号马上消停了。 少帅不在,东北军很多事情都是几个大佬凑起来,乱骂一通后,将就着cao作了。结果东北军总部,居然派人跑到阶州北方军大本营,提交函件,请求北方军将收复的齐齐哈尔交还东北军控制。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阶州大本营的人都差点看傻了,气急败坏的陈安一边将几个所谓的呈请代表轰了出去,一边毫不客气地将事情捅给了北方日报。 北方日报愤怒的檄文一出,举世哗然。 随后就是热河失守的消息传了出来,全国一片痛骂,东北军内部也彻底分崩离析了。此后的东北军,只不过是一个奄奄一息的军事团体罢了,不复当年政治势力的霸气了。 干脆,北方日报再次刊登出另外一篇文章,既然东北已经被东北军抛弃了,那么就让我们北方军夺回失去的国土好了。 同一日,北方军越过事实上已经失守的察哈尔北部,大举进攻落入日寇之手的热河。 邓宝珊指挥的中部军团九个旅加直辖部队,共约九万多人,兵分两路,直扑热河。此时的热河敌军,主要是日军第八师团、第十四师团主力,以及张海鹏的五个旅伪军,大约五万多人。 秉承齐齐哈尔战役的经验,邓宝珊首先指挥北路的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混成旅,干净利落地击溃了张海鹏的五个旅伪军。 北翼伪军的迅速被歼,导致在南翼的日军主力部队被迫回撤。因为海军大将执掌内阁的关系,关东军已经失去更多的国内支援,如今总共不过六个师团的力量,实在不舍得和北方军进行战略决战。 无论是**式中战车,还是九一式战斗机,或者是大正三年式重机枪,都不是北方军相类似武器的对手,这让一线作战的日军对东京军部充满了怨言。 再没有得到进一步优势武器的前提下,从热河收刮了大量财富资源的关东军,主动撤回了重兵把守的奉天吉林两省。 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关东军根本就没有总的战略指导,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也就是东北军的怯懦才造成了关东军的大胜,但也因此暴露出关东军底蕴不足的问题。 第八师团的主动撤退,造成了南攻的北方军无法及时完成占领承德的任务。 但是准备趁火打劫的汤玉麟纠集了数千乌合之众,小心翼翼地挺近承德的时候,再一次遭受到那一股神秘的胡子势力打击。 刚开始还心存愤懑准备反击的汤玉麟,惊奇地发现这支胡子武装,居然一口气拿出十几门迫击炮,将自己的所谓军队炸得仓惶四逃,那种精准的迫击炮技术就是东北军直属的炮兵团都难以匹敌。 心中恍然大悟的汤玉麟再一次抛弃了自己的部队,夺路狂奔返回关内,数千乌合之众当即烟消云散。 于是,连续两次伏击了汤玉麟的胡子部队,打出了辽南义勇军的旗号,堂而皇之地进入承德城,从此截断了东北军再入热河的可能。 第一一零章 松岭山脉 热河被北方军中部军团收复,但是山海关和锦州一线依然被日军第八师团牢牢占住,第十四师团退守姚南。 临近夏末的时候,紧急增援锦州的第六师团,仗着新来乍到气势正盛,抽调精锐在山海关以西锦州以南山区和北方军狠狠打了一场山地战。 作为第六师团先锋的一个步兵大队,沿着小凌河西进,在松岭山脉一带与驻守凌源的北方军混成旅一个步兵营发生激烈交火。 结果北方军步兵营大败亏输,只好西撤大凌河源。显示在步兵营一级,北方军确实不是同等规模的日军大队对手。在吉林是这样,在热河同样如此。 坐镇承德的邓宝珊,马上将手头临时划归指挥的一个山地步兵营,直接调往松岭山脉。这个山地步兵营应经在锦西一带,作为辽南义勇军的主力,厮混了很长时间,对锦州一带的地形相当熟悉。 于是,刚脱下胡子装饰的王河山等人,很快又投入松岭山脉的对抗作战。 山地营的指挥官意外重伤,刚准备回归本队的黄炜临危受命,担任这个山地步兵营的指挥官。在当时的辽南义勇军中,黄炜就一直担负联络指挥任务,麾下就有这个山地步兵营的三个主力连队,接替指挥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驻守凌源混成旅的步兵营,伤亡惨重,三个主力连队基本都被打残了。而第六师团的步兵大队,伤亡率不足三成,真正阵亡的不超过二百人,战场交换比高达一比二。 山地步兵营紧急赶到后,马上扭转了不利局面,至少是和这个精锐的步兵大队打成了一比一的战场交换比。 只是日军步兵大队已经伤亡了近四百人,很快出现后劲乏力的现象,没能支持下去,很快就被山地步兵营击溃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