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7节 (第1/3页)
伪满洲国成立,所谓的皇帝溥仪决议使用黄底五色旗成为国旗,但是却将五色的原本含义进行了大规模改动,里面一款颜色居然成了大和民族的象征,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不过伪满洲国的国旗在黑龙江省没挂上几天,立马又换回了昔日的五色国旗。 民国时期的东三省地域宽广,松花江以南包括哈尔滨都是吉林省范围,紧贴漠南的姚南一带都是奉天省范围,而黑龙江以南松花江以西,则都是黑龙江省的地盘。 黑龙江省下辖四道,海满道就是早已经被北方军控制的海拉尔一带,黑龙江流域西侧则是黑河道,嫩江流域就是龙江道,松花江流域西侧则是绥兰道了。省城齐齐哈尔,位于龙江道的南部地区,是整个黑龙江省甚至是东三省最重要的两横两纵交通网络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 两横就是中东路铁路线,和松花江的水运路线,两纵就是锦州至姚南至齐齐哈尔至克山的铁路线,以及从大连至奉天至长春至哈尔滨至海伦的铁路线。 除了齐齐哈尔,两横两纵络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在黑龙江省一江之隔的哈尔滨了。 看来根据日本关东军的新计划,是准备放弃整个黑龙江省,集中力量沿着松花江以及姚南一线,和北方军进行对峙。 富拉尔基地区的日军联队,主动释放了了所有在城中的老百姓,换取了大量的粮食之后,疯狂施工,准备负隅顽抗了。 他们已经无路可逃,昂昂溪地区日军撤退的太匆忙,以至于没有时间接应他们趁夜偷渡,到了北方军抢占了昂昂溪之后,真的成了四面楚歌。 日本军人很少有主动投降的习惯,这一点确实非常值得敬佩。 如果说到投敌行为,最厉害的还应该属于汉人了。当年满清十万铁骑入关,就是靠着三十万投降的汉军才打下关内花花世界,更别提范文程、吴三桂之类甘当奴才的人物了。昔日蒙古大军横扫天下,真正剿灭宋室的也是自诩为元朝忠臣的汉人将领。 富拉尔基地区日军的死守,也拖住了南部军团追击第十四师团的脚步,让他们从容撤退到姚南一带建立了纵深防御。不用说,哈尔滨一带必然已经戒备森严了。 日本人非常清楚北方军的死xue,没有像样的海军部队,甚至就没几条说得过去的舰艇,最大的也只是几艘炮艇罢了。要不然,库页岛上早就有北方军的大部队驻扎了。 说道库页岛,日本人在吉林动手之后,孤悬海外的库页岛北部一个北方军步兵连立即趁着夜暗,离开了岛屿,返回大陆。在库页岛南部,日本人驻扎了至少一个大队的兵力,北方军没有必要主动送死。 伪满洲国在松花江上有一支号称是江防舰队的部队,其实不过是原来东三省的江防舰队投敌组建而成。但是这支十分弱小的江防舰队,相对于北方军来说,却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了。 伪满洲国江防舰队成立时,接收了东北军游弋在黑龙江和松花江上的十艘军舰组成,其中有四艘的排水量已近三百吨。总兵力将近二千六百人,除了船员将近七百人之外,其余都是陆上作战人员,负责基地的防护和登陆作战。 而伪满洲国江防舰队的基地,就在松花江南岸的哈尔滨,其活动范围更是以松花江和黑龙江内河为主。日本人从黑龙江省撤退后,江防舰队的活动范围更是集中在了松花江上,分成五个战队日夜不停地巡视和警戒。 松花江上的障碍显然一时无法克服,要进一步南进,就暂时只能去攻打姚南这座军事重镇了,北方军随即调整作战思路。 既然黑龙江省已下,漠北和外兴安岭自然连成了一片,对外防御圈立时缩小许多。驻守海参崴一带的东部军团,悄悄抽调一个混成旅,沿着崎岖小路进入龙江道,接受南部军团的临时指挥,以弥补南部军团进攻兵力的不足。 东部军团是白俄远东共和国最后的依靠所在,根本无法轻易出动,否则一旦被苏俄发现实力空虚有机可乘大举进攻白俄远东共和国,那就影响整个大局了。 大本营也很快从甘疆一带抽调了四个守备旅,借助铁路运输线路的打通,一整车一整车地送抵扎兰屯,准备担负刚占领三个道的守备任务。 南部军团是野战兵团,自然不能将兵力耗费在各地驻守上面。 一连串的部队调动,后勤物资的补给,前前后后就是数月过去了,等到后方隐患消除了,高桂滋开始考虑对富拉尔基地区的日军残部进行清除。 按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