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节 (第3/4页)
。 “满洲国的意外成立,让长春奉天一带的伪军汉jian多如牛毛,给了日本人很大助力。日本人在夺取东三省过程中几乎没有损失,现在更是很快站稳脚跟了。一年时间,我估计只能夺取北满地区,将我们的外兴安岭和海拉尔连接起来。”徐永昌非常憔悴地站起来,解释了一下参谋本部的战略变动。 陈安皱了皱眉头,“诸位,打多久不仅是军方的事情,也是布政司的事情。一年时间高强度作战,会不会彻底拖垮军政府的财政还在两颗。但是要打上两三年,军政府的财务绝对是会崩溃的。” 已经背上三十五亿巨额债务的北方军政府,为了满足民国二十一年海拉尔战事的需要,被迫又增加了三亿元北方币的债务,真的是债台高筑了。光是这个利息,已经超过了每年军政府划拨给北方军的军费总额了。 陈安名下的北方集团,只好承担起支付利息的巨大亏损,每年亦是辛苦支撑。 民国二十一年更是艰难无比,其他国家没战事,军火生意不好做,自己国家倒是需要大打出手,卖给自己军火当然是亏损亏大了。 “尼森公司不是说南京政府和他接触,希望得到军火支持吗?”陈安忽然说了一句。 一直在旁听的科瓦尔一愣,很快就接茬道,“是的,尼森伯姆提到过。东北军在东三省丢掉了全部重武器,向拥有巩县和汉口兵工厂的吴子玉提出购买大批军火的请求。南京政府在上海抗战中,也损失非常大,更希望得到火炮之类的重武器,所以向尼森公司提出请求了。”尼森公司和北方集团的联络,在上海是和克劳泽联系,在大本营则是和科瓦尔联系的。 “答应他们,略低一点国际军火市场价格就是了,我们还是大赚的。现在只要能够捞到钱的生意,我们都要去做,否则一年大战都打不下来。”陈安毫不犹豫,马上答应了。 想了一下,陈安又对科瓦尔说道,“让莱恩不要整天想着搞什么永动机,让他给我去美国赚钱,能够赚什么就做什么,不做就饿死他好了。” 科瓦尔笑了起来,赶紧答应了。 搞出了纸币系统后,莱恩一直待在北方集团的工业公司中,捣鼓着什么天才的发明永动机,不知给陈安骂了多少回狂想者了,但他依然乐此不彼。 第一零一章 州长招商 痴迷于永动机幻想中的莱恩,被毫不留情地赶到了上海,克劳泽已经在当地帮他购买了一张去美国的船票,老板的最高指示还是要立即执行的。 一头雾水的莱恩,始终搞不清楚陈安让他去美国的原因,难道是准备让他去美国做假钞去吗? 克劳泽取笑了一番后,才拿出陈安的一封密电,这才解释了这个突如其来的莫名指派。 正如克劳泽当年判断的那样,国际银价一直在下跌,但是却又迟迟没有出现尼森伯姆所说美国通过白银收购法案的消息。北方银行手上不仅囤积了大量白银,而且还换取了更多的美元、英镑等外币,积压数量巨大却又难以消费出去。 但是缩在上海的尼森伯姆和克劳泽,从搜集的国际市场银价上发现,到了民国二十一年夏,白银价格已经跌落到每盎司二十五美分。这个价格远远低于民国十七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每盎司五十八美分,也低于北方银行动手收购白银时的每盎司三十八美分。 由于北方币的坚挺,在阶州的北方银行总部金库内,储存了近五亿四千万银元价值的白银,几乎跟远东金融中心上海各银行白银库存总量相差无几。但是在上海的白银库存中,外资银行的白银库存高达二亿七千多万银元价值,几乎占了全上海库存的一半。 按照当时银元的平均含银量换算,每银元大约相当于美国人习惯的称量0.756盎司白银。 最关键的问题是,克劳泽和尼森伯姆发现白银国际价格下跌的势头,已经开始放缓了。虽然按照克劳泽当初的规划,北方银行收购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将当做货币储备存在,不准备将释放在市场上消化。 但是不仅在上海市场上,还是国际市场上,都拥有足够的白银交易,为什么不利用手中多余的外币储备出手割一块rou呢? 仅仅是美国,七个产银州的年产白银就高达一千六百万盎司左右,几十年产量下来产量都是非常可观的,从全世界角度讲那就更多了。 这就是克劳泽秘密提议的白银转手计划。 只是克劳泽已经是金融界的大名人了,而尼森伯姆又不适合回到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