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3/4页)
个书店的时候,林玉山心中一动,走过去购买了一本《二十五点纲领》,哈格说这是他们党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导。 回去要好好翻一下,林玉山顺手将这本还充满着油墨香的书塞给翻译。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巨大的喧哗传来,数十名穿着褐衫的年轻人举着棍棒,狂呼着冲进了右侧的一家酒吧。 噼里啪啦的破碎声中,夹杂着狂吼和惨呼声,明显在酒吧里发生了暴乱。呯呯呯三声清脆的响声赫然响起,大惊失色的林玉山等人非常敏捷地全都冲进书店寻找遮挡物。 很快,刚冲进酒吧的那些褐衫青年高呼着口号又冲了出来,脸上明显是胜利的表情。 林玉山惊奇地看到哈格和他的手下,都高兴地站在街边向对方做出胜利的手势,顿时脸色一黑,他妈的,居然是他们社工党的人在闹事。 不想在街上被警察拦住,林玉山和徐永昌简单商议了一下,还是赶紧回到别墅好了,省得被乱枪击中倒了大霉。 第六十七章 冲锋队员 扫兴而归的林玉山问了一下哈格,“哈格,刚才在街上和你们打招呼的那些人是什么人?” “那些人?”哈格有些搞不清楚指谁了,因为一路上他打了不少招呼。 “就是酒吧里出来的那些褐衫的人。”林玉山非常随意地说道。 哈格恍然,“哦,他们就是冲锋队。” 听到翻译过来的话,大吃一惊的林玉山不禁和在一旁听着的徐永昌面面相觑,这些人就是冲锋队?戈林口中那些“钢铁的组织”、“心甘情愿追随领袖”的冲锋队? 如果戈林手下的冲锋队都是这种货色的,那么这个社工党的素质也就可想而知了,林玉山皱起了眉头,怎么有股钱扔进水里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林玉山仔细地研读了一遍翻译过来的《二十五点纲领》。不比还没有掌权的社工党,林玉山所在的复兴党事实上已经掌握了北方军政府的权利,所以看待问题的时候显得更加客观和实际。 默默地合上这本被粗粗翻译过来的《二十五点纲领》,林玉山不禁陷入沉思。 徐永昌走了进来,林玉山顺手将这本小册子递给他,“你也看看吧。”、 “有什么感想?”接过这本小册子,徐永昌一边翻着,一边说道。 沉默了片刻,林玉山缓缓说道,“激进,实在太激进了,甚至应该是偏激,但是非常有感染力,也有几点写得很好。” “??????我们要求国土和领土(殖民地)足以养育我们的民族及移植我们的过剩人口。??????如果国家不能养育其全部人口,则应驱逐外国人(非德意志公民)出德国国境。??????我们要求贫寒子弟特别优秀者,不论其父母职业及社会关系如何,应享有国家免费教育。??????” 越看越是心惊,徐永昌原本微笑的脸庞慢慢失却了笑容,变得冷肃起来。 “我们不能和这个党派继续打交道下去,这是一个以侵略为本质的疯狂政党,何况我们也是他们所说的外国人。”徐永昌沉重地说了一句。 林玉山却看向旁边的壁炉,有些无奈地说道,“是的,你没错。但是我们找不到可以帮助我们的盟友。” 远东战事稍缓之后,西方列强马上就开始实行抑制北方军政府的举措,不仅是国内军阀对北方军心存疑虑,而且日本人更是咄咄逼人,原本很多可以在英美顺利买到的东西现在也麻烦了,甚至连高价进口汽油都磕磕碰碰。 没有国家愿意在远东重新看到昔日的帝国再次站立起来,无论是外部或是内部的制肘一下子多了起来。 曾经利润丰厚的尼森公司现在的业务也缩水严重,勉强靠着一些军政府外购粮食业务维持,根本买不到稍微先进一点的军火装备。靠走私搞些轻重机枪之类还可以,但是要走私坦克飞机之类就非常艰难了。这几年,北方军的军备迟迟没有加快更新,不仅是古浪大地震的因素,还有确实难以搞到更好装备的缘由。 也就是借着当年的雪中送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