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4/4页)
同样站在一旁观看的安国军军官却不由纷纷倒吸一口冷气。几乎所有山地旅官兵,不是背着李氏步枪,就是斜挎着冲锋枪,还有的就在摆弄轻重机枪或迫击炮,加上似乎腰间还别着的手枪,估摸着北方军官兵长短枪的配置率远远超过安国军了。 安国军因为有着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奉天兵工厂,武器装备算是国内一流水平,弹药后勤补给基本上是没有过大压力的。 奉天兵工厂先后从德国购进大批机器,厂内有机器八千多部,光是自备电机就有四组,总占地三千二百多亩,建设费用累积超过三亿银元。职工人数近二万人,光是守备稽查的人员就有两个营近一千三百多人。虽然原材料多属进口,限制了产能的进一步提升,但是也达到了年产火炮一百五十门,轻重机枪一千挺,7.9毫米口径步枪六万支,炮弹二十余万发,枪弹一亿八千万发的庞大规模。 说的形象一点,就是奉天兵工厂如果开足马力,单凭一个月产能,就足以全面武装一个近八千人的安国军混成旅规模,甚至火力还是加强型的。 只是北方军官兵凭借着壮硕的体格,轻松地配上匕首、手枪、四枚手雷、急救包,甚至还有一个鼓囊的子弹袋,加上军用水壶,已经相当负重了。 杨宇霆不想去大帅府参加迎接陈安的仪式,干脆坐在在一处酒楼上,打开窗户认真看着下面行进着的北方军部队。 “北方军当真是中国强军呀,光是这身打扮,就足以让安国军汗颜无比了。”杨宇霆越看心越沉,不由地发出一声感慨。 陪在一旁喝酒的常荫槐有些不解,“不就是三千多士兵吗?光是总长手上的第四军就有近三万人,以十打一,轻松地很呀。” 旁边几位军官顿时一阵鄙视,不懂就不要乱嚷嚷。 杨宇霆倒是不想让自己的铁杆盟友很尴尬,咪了一口酒水后,开口解释了几句,“常省长是文官,不清楚其中的门道。北方军士兵的装束,就说明其战斗力不仅非常强悍,甚至持久战斗力也非常不错。” “就说子弹吧,他们的子弹袋都是非常沉重的,看来至少都有上百发的携带量,而我们的多则六十发少则四十发。假设同样的火力密度,我们只能打一天,他们完全可以打上两天。如果同是一天内打完的,那我们受到的火力就至少是两倍以上,损失自然也超过两倍以上了。这么多年北方军的战绩表明,那些子弹绝对不是拿来打鸟的。”杨宇霆有些无奈。 看来是杨宇霆的一名参谋军官,直接接过了话题,“长官,不仅是弹药的问题,从北方军的体能和技战术水平,以及防护能力上判断,第四军要形成五比一的比例,也就是两个混成旅的规模才有可能击败北方军的这三个步兵营。” “这是我们几个刚才粗粗评估的结果。北方军装备的那个迫击炮,看那样式,就知道要比我们兵工厂的轻便一半吧,打起仗来无论是机动,还是火力都是我们混成旅压制的。”另一名军官愁眉苦脸地接茬。 杨宇霆不吭声了,只是沉闷地又喝下一杯浑浊的老酒。 黑龙江省长常荫槐呆住了,他再怎么不懂军事,也知道加上已经出现在长春、吉林的另外六千北方军官兵,杨宇霆至少要出动六个混成旅才有可能压制住,但是第三、第四军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官兵呀?况且,张辅臣的第五军难道是吃干饭的呀。 一桌子人都沉默了,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老酒,甚至没有人去夹上一口菜肴。 过了好一会儿,常荫槐心有不甘地说,“总长,下午的联合会议,我们还是要提一提,否则这么多天的心血都白干了。” 仰头又是一杯老酒下去,杨宇霆忽然脸露狰狞,“不用提名我担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我们提名张辅臣担任。既然我当不了了,就让你们所谓的张家人自己内讧好了。” 愣了片刻,常荫槐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子,“好,好,好,总长,真是妙计平天下呀。” 既然放下了心思,全桌人的气氛顿时又上来了,纷纷劝起酒来,对着杨宇霆就是好一阵恭维。 紧急召开的东三省议会联合会议如期召开了。 满脸通红的杨宇霆呵欠着酒气,无比惬意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常荫槐等人已经溜出去到处活动了,不煽风,这火也就点不起来呀。 只是会议却没有准时召开,主桌上的两个位子还没有赶到。 “陈安又不是我们东三省的人,如何能够坐上主桌?”有一名议员不客气地对身边的人表达着不满。 旁边的人吓住了,赶紧捂住他的嘴巴,“陈安的老家是大石桥,如何不是东三省的。况且你看杨总长他们都没有反对,你千万不要站出来当出头鸟呀。陈安可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家伙,杀人从来不看地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