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2/4页)

音喇叭,大声吼了起来,“所有人听着,民工兄弟立即将火车上的军火重新卸载到地上,运输营的弟兄马上全副武装,带足弹药准备登上卸载后的火车。快,快,快,这是紧急作战命令,不是演习。”

    所有人都是一怔,都感到一股莫名的意味,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瞬息之后,营长再一次大吼出了同样的话语,显然是十万火急了。顿时,现场的人员全部动起来了。另一处轨道上,很快响起了同样的大动静,显然是隔壁的运输营也接到了相同的命令。

    所有穿衬衫的士兵飞快地奔向各自连队的支援卡车,那里有着全部的军火弹药和装备,只是没有军装。

    一名士兵对自己的连长喊道,“长官,我们的军装还在泾川呀?”

    连长正忙得不可开交,闻言大怒,“没衣服,你就不会打枪了吗?”没有人再吭声了,赶紧系上各种装具,将手枪插进枪套内。

    倒是没有人提出运输旅怎么也需要参战的傻问题。

    虽然在北方军的作战序列中,运输旅作为守备部队,一般是在野战部队后面的,即使是守备旅都是很少有参加大规模实战的命令下达。但是各种战术训练,却是一样不少的,消耗的训练弹药和配发的军火辎重完全一致,只不过训练强度和服役年数低于野战部队而已。

    至少在北方军起家的时候,可从来没有什么守备旅和野战旅的区分,一律都是直接上战场喋血拼杀的。实际战斗力水平来说,北方军的守备旅完全不低于当年的北洋六镇精锐,只不过缺少实战经验而已。

    显然紧急命令下达的非常及时,装上火车的军火并不是很多,还有很多的空间闲置着,在民工的努力下,更多的空间被腾了出来。

    扣上自己的法式钢盔,王河山全身披挂着跳上火车的车厢。

    这是一列货车,车厢虽然比客车短,但是节数却多了一倍,足够承载四百五十吨的物资,一般情况下平均时速不过四十千米,必要时刻减少大量站台停靠直达方式,平均时速可以增加到五十千米。

    当然,如果采用进口大功率机车,时速还可以达到六十千米。西安火车站是没有这种机车的,据说南京和上海之间线路上有几列英国进口的机车就可以达到如此时速。

    看着闷罐车厢里那些还没有搬完的军火木箱,王河山忽然心中一动,扭头趴在车厢门边,对着自己的中尉连长喊道,“连长,前面装上车厢的军火,很多是跟我们一样口径的弹药,反正车厢里还有空余,留一点跟着走吧。”

    中尉正指挥后勤人员,将自己连队的配属弹药,一箱一箱抬上火车。西安又不通泾川,既然要坐火车出发,必然是东向进入关内战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战斗,也不知道下一次补给什么时候到来,自然要带足配套的物资。

    听到王河山的话语,中尉心中一动,马上对自己的手下说道,“各排注意,如果有空间,截留一些7.7毫米口径的弹药,不要全部卸下来。”

    很快就有人应和了,多带一些弹药总不是错的。

    这种动静马上蔓延到其他连队,上尉营长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即补充了一句,请各连参照执行。

    显然一列火车运输一个步兵营同样规模的运输营,还是有很大空余的,搬上不少同口径弹药的时候。运输营的官兵也迅速发挥了参照执行的范围和力度,一并收罗了不少手榴弹和炮弹上来,甚至王河山等人还找到了几箱子麦德森轻机枪,干脆全部带上了火车。

    半个小时候,两列满载着两个临时转化成步兵营的运输营的货运火车,缓缓驶出西安火车站,呼鸣着向着东方快速驶去。

    没有照明设备的闷罐厢里,从车厢外照射进来的光线忽明忽暗,空气浑浊不堪。所有人都默不作声,静静地擦拭着自己的枪械。擦枪这种习惯动作,士兵们即使闭着眼睛也可以完成。

    机枪技术尚可的王河山,马上被连长分到了一挺半旧不新的麦德森轻机枪,临时充作了机枪主射手。这些机枪都是刚才从那批运送军火中翻出来的。

    紧挨着王河山的是同一个步兵班里的冲锋枪手,也正熟稔地给他的汤姆逊冲锋枪进行维护保养。据说现在已经有了一款更新更好的轻机枪,叫捷克zb26轻机枪,只是因为采用的是7.92毫米口径而未被军械署采纳。但是正准备改装圆头弹生产线为尖头弹的汉阳兵工厂,对这种新式轻机枪非常感兴趣,正考虑引进生产许可。

    不过王河山现在来不及考虑这些,连队忽然指派他成为一名机枪手都已让其高兴不得了了,还是赶紧熟悉这挺刚配给他的轻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