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1/4页)

    冯玉祥心中只有泣血了,陕北的井岳秀慑于北方军的多次警告,被迫放弃了对他的进一步援助,只能偷偷摸摸送些物资而已,就连军火都难以补给。榆林的步兵师,用的也是北方军制式的武器,口径和东拼西凑起来的冯玉祥部队根本对不上。

    南边的阎老西,不愧为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天才,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真正可以支援过来的,却只有微乎其微的丁点物资,还不如他们送来的老坛醋实用。

    已经改称救世军的吴子玉部队,实力恢复强劲,正磨刀霍霍,想再次出兵清剿昔日的战友现在的叛徒。

    因此,得知北伐军暂停北上之后,冯玉祥只觉得全身冰凉,浑身寒颤不已。

    在巴尔喀什湖地区,席卷了中亚的苏军土库曼斯坦方面军,大举推进,一直到锡尔河附近的塔什干和浩罕等地,才停下进攻的脚步,和北方军的驻守部队进行对峙。

    就在苏军中亚部队开始缓一口气的时候,胡景翼的北部军团忽然有了异动。

    大量的北方军空军侦察机飞过中亚上空,肆无忌惮的进行各种侦查拍摄。一个装甲旅和两个步兵旅,开始向前线进行部署。驻守在前沿的部队,忽然出动工兵,清理阻碍突击的各种障碍物和拒马以及地雷等。

    中亚苏军彻底慌了,能够一举夺回中亚已经是竭尽全力了,现在剩下的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五六万人,根本不是武装到牙齿的北方军北部军团重兵突击。

    谁也不知道,北方军究竟是怎么想的。莫斯科手忙脚乱地调集部队增援中亚,土库曼斯坦方面军进攻地太顺利了,以至于莫斯科都还没有准备好后续力量。英国人马上开始煽风点火,极力鼓动北方军进攻有产者的天敌苏俄势力。

    伟大的小秃头领袖不是说,战略性转移也是布尔什维克的策略之一吗。莫斯科很快就作出了决定,毕竟他们根本没有做好和北方军全面冲突的准备。当年在伊尔库茨克选择暂停,现在在中亚同样也只能是这个选项了。

    中亚苏军指挥部派人和北方军接触,很快达成了沿着边界线就地停火的协议,方面军代表和北部军团代表在协议书上签字画押。

    沿着边界线停火,而不是控制线停火,就意味着莫斯科默认了1840年边界。这份临时决策之下草草签就的协议,最后成了苏联人无法辩解的划分边界证据。后来莫斯科反悔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当初签字的几个高级军官以里通外国的名字枪决,然后矢口否认当初曾经签过这一份协议。

    悲催的是莫斯科万万没有想到,某位军官的后人,居然冒着天大风险秘密保留了当初莫斯科大胡子亲笔签发的密电照片,最后为了给父辈讨公平,而将照片公之于众,再一次揭穿了苏联高层无耻的嘴脸。

    第五十一章 中原逐鹿

    同样舒了一口气的还有北方军。

    在阿拉木图以及乌苏囤积的北方军储备物资,也就勉强够打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虚张声势的胡景翼,根本就没有想过在这个时候和苏军狠狠打一战。北方军政府现在已经开始全面收缩财政支出,集中全力应付灾后重建,也没有实力用于中亚有可能的中苏大战。

    胡景翼北部军团的大规模异动,只不过是大本营在下赌注。已经成立有些年头的苏联,其高层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方式始终难以捉摸。但是徐永昌等人认为,身为俄罗斯人最大的特点得寸进尺是不会有任何更改的。

    因此在中亚战区,面对无法收拾的伊万诺夫溃局,北方军出手下了一个重注。徐永昌和胡景翼等人,在赌苏军指挥官即使击溃伊万诺夫势力后,必然受到很大损失,既无力也不愿和北方军在短期内进行冲突。

    现在的苏联才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基础水平依然薄弱,除非是用人海战术,否则仅凭苏军现有的装备水平和物资储备,还不足以在完成进攻中亚之后,还有余力进攻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只要挑起战争,北方军马上就可以使用首脑遇刺和苏联有关的理由,足以在道义上占据优势。而且在军备上,苏军勉强也不过是十几个坦克纵队,装备的坦克总数量也不过和北方军一个坦克营相当,北部军团可以一股脑投入九个坦克营彻底压垮苏军的坦克纵队,虽然苏联人的所谓kc坦克却是比雷诺ft17更实用于战场环境。

    无论是苏军,还是北方军,实际上都不想打,也没有实力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作战,只是心中有鬼的苏联人被胆子更大的北方军一下子给咋呼住了。

    中亚伊万诺夫的迅速崩溃,马上敲醒了还在三心二意的远东共和国最高执政官尤登尼奇,就在波斯势力很大的英国人尚且未能帮助伊万诺夫,那么隔着一个大洋的美国人能否有效提供对抗苏联的援助呢?

    远亲不如近邻,远东共和国一边派出特使急美国争取援助,一边立马派人南下,和差点就要各奔东西的北方军重拾友情,非常爽快地提交了大批军火订单。在海参崴花柳巷中流连忘返的耶维奇少将,再一次被迫从温柔乡里爬了出来,坐上颠簸的火车风尘仆仆赶往阶州,代表远东共和国慰问陈安。

    陈安第二次遇刺的消息,自然被下令封锁了。但是那些列强大佬们却都是神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