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2/4页)

二门火炮,能够投入远程压制的就是那三十六门加农炮。

    而第二十三师团除了专门的炮兵联队三十六门38式75毫米野炮和十二门105毫米加农炮外,每个步兵联队还有直辖的四门41式75毫米山炮,每个步兵大队也有直辖的两门41式75毫米山炮,也就是一次性能投入八十八门火炮。

    结果是北方军未能有效地压制日军远程火力,导致前沿工事被摧毁众多,双方炮兵则各有损失。所幸一线防守的北方军三个营都吸取了欧战堑壕战的经验,兵力布置前轻后重没有受到更大的损失。

    战至中午,军团直辖的另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紧急增援上来,迅速扭住了劣势,日军的远程压制火力开始呈现不支的迹象。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打了大半天后,日军第二十三师团自身携带的炮弹居然供应不上了。也许是从来没有如此高密度地发射过炮弹,导致后勤辎重部队也懵了,从海拉尔调拨的炮弹迟迟未能到位。

    眼看自己的远程火力开始逐渐减弱下来,一线的日军指挥官开始焦急起来,直接下令步兵开始突击。

    毫无意外,日军进攻部队碰得头破血流不止,发起渡河进攻的一个步兵联队三千七百多人,最后退回河东岸出发阵地的只有一半多一点残兵了。

    隔了一日,重新获得弹药补充的第二十三师团,加强了第七师团匆匆赶到的一个加农炮炮兵大队以及一个步兵联队,再次发起了进攻作战。

    面对不时出现的北方军战斗机和轰炸机,第七师团其他增援部队被迫再次放慢前进脚步,后来就干脆选择夜间行军了,明明两天可以到达的路程,硬是给拖成了五天。尤其是北方军的轰炸机,隔三差五的在道路上空扔下几颗小炸弹,虽然很难炸到什么东西,但是实在是太恶心了。

    南部军团很快就判明日军只有一个进攻方向之后,哈尔哈河西岸防线马上得到了一个混成旅和军团直属另外四个炮兵营的加强。

    如此一来,唯一具有优势的兵力方面,日军进攻部队也不再继续具备了。而在技术兵器方面,更是远远低于北方军正面作战的技术兵器数量。

    两天之后,伤亡惨重的日军终于精疲力竭了,第七师团虽然已经到达,但是第二十三师团却必须整顿之后才能继续作战,尤其是弹药匮乏再次出现的问题。日军的进攻态势被迫暂时停止。

    为了协调两个师团的进攻组织,日本人在海拉尔成立了第六军军部,统属第二十三师团、第七师团和其他配属部队,专事对漠北北方军的作战。

    日军第六军成立的当天,得知消息的高桂滋毫不犹豫地组织一个轰炸机中队,在战斗机中队的掩护下,远距离机动对海拉尔城进行了一次轰炸,给了第六军一个当头一棒。

    虽然因为战斗机航程限制,掩护时间不足,轰炸机不敢久留,只是匆匆而过扔下炸弹后就返航了,但是上百枚炸弹亦是将不大的海拉尔炸了个鸡飞狗跳,狼狈不堪。

    没有再进行第二次远程轰炸,因为海拉尔城里损失最大的反而是原来的居民中国人。大本营很快就接到了奉军派人送来的抗议,大都督陈安火冒三丈,马上对高桂滋就是一阵训斥。

    磨磨蹭蹭几天后,补给车队在北方军战斗机威胁下,始终无法保持正常供给,前线日军士气开始低落。第六军军部急忙向东京发去急电,希望得到更有力的空中力量支持。

    东京的日本军部手忙脚乱一阵后,终于勉勉强强地给第六军军部发去一封电报,要求第六军发扬日本武士道精神,克敌制胜。

    欧战结束的时候,虽然获得了大量廉价的英法两国推销军火,但是日本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没有足够的飞行员队伍去驱动那些刚拿到手里的战斗机。

    日本本土需要留守一批战斗机,几个重要的海外据点也需要镇守几架战斗机,实在拿不出更多的战斗机支援远东战区了。毕竟战斗机驾驶员,不是日本陆军,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