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3/4页)
遣返。”陈安终于下定决心。 “可没有什么理由呀?”林玉山郁闷地说,北方军政府没有因言获罪这一条。 “就说他们居留时间超了,反正绝大多数人都不是我们这里的户籍,也没有正式注册入学或就业。”陈安琢磨了一下,随口就瞎编了一个理由出了。 林玉山傻眼了,这样也行? 其他北方军政府大佬都没有做声,结果就这么三言两语之间,万恶的居留遣返制度就出台了,导致了无数英华儿女在北方军政府辖区悲催了。 “你已经在兰州待满七天,旅游时间已经结束,请于明天离开返回自己的学校或户籍所在地。”无数巡警拿着一张小小的纸片,在那些滞留在兰州的学生目瞪口呆的表情中,面无表情的宣读了这一荒唐的规定。 被强制遣返的人群自然已经上了黑名单,根本无法取得合法的入学或就业身份,面对北方军政府的强势,只好无奈地离开了兰州等地。 当然也有愤懑不平之众,很快就找到了这个遣返制度的漏洞,不是待满七天就要离开吗,那我每个月来兰州住上六天,你能拿我怎么办? 面对这种顽固分子,林玉山却是没什么好的办法。只是如此往复来回,除了给北方铁路公司亦或是陇南铁路公司增加车票利润之外,貌似也没有多少精力去宣扬自己的思想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情报署的事情说完,科瓦尔赶紧说起了自己的事情,“老板,阶州火电站已经准备完毕,你看什么时候启动发电呀?” 陈安猛地记起,差点把火电站的事情给忘了,这可关系到大本营军火车间的立身之本呀。 阶州南部,一个投资三百多万元北方币的十万千瓦级火力发电站矗立在湖畔,发电产区并不大,但是堆放煤炭的露天煤场却是无比广阔。想到每年至少还要四百多万元煤炭运营费用,陈安就心疼的直哆嗦。 长长的输电线路直接拉到更南方的大本营,直接连入军火车间的外接能源输入设备中。 第十七章 黄金诱惑 能源是北方军政府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只要有能源,大本营的神秘军火车间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强悍的北方军,提供各种精锐军火装备。在军政府布政司的努力下,不仅甘疆蒙藏等地已经找到不少大型矿产,陕西的煤炭又近在咫尺,为了巨额利润国内各省军阀也非常给面子的大批输送各种矿产给兰州,足够军政府使用数十年了。 军火车间又是荤素不忌,无论是原矿还是生铁,亦或是精钢,一概可以使用。唯一稀缺的就是电能了,十万千瓦级的电能转瞬就吞噬了,简直就是个电老虎。 “明天吧,我通知你们具体时间,阶州火电厂再输送电能过来。”陈安马上点头允下了,这是大事,越快越好。 等科瓦尔说完火电厂的事情,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沉寂了下来。 陈安看了一会儿大家,见没有再发言了,很干脆地说,“那么会议就开到这里。军方人员留下,到作战室召开军事会议。” 未几,重新坐定的军方人员,让参谋军官直接在墙上摊开一张大地图,现在要议的事情,一个在西伯利亚,一个远东,不用大地图不成呀。 先说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的白俄临时政府现在是风雨飘摇,曾经叱咤一时的高尔察克上将如今已经满脸沧桑,昔日的骄傲被泥泞的皮靴无助地踩在了地上。 整整近一年的时间,三十万的白俄临时政府军队,竟然被缺枪少弹的苏俄东方面军打得仓惶逃窜。即使高尔察克上将能够用在前线的机动作战部队就高达十五万人左右,但是他得到了捷克军团、干涉军的支持,却依然不是从始至终人数最多不过十万左右的苏俄东方面军对手。 在和北方军达成妥协后,高尔察克上将利用日本人的贷款,大肆购买了北方集团提供的俄式军火弹药。借助充足的火力,起初阶段,白俄军攻势如潮,一举再次攻进乌拉尔腹地。当时,临时政府驻地鄂木斯克立马张灯结彩,狂欢数日,结果延误了继续进攻的战机。 得到喘息机会,苏俄东方面军的反击马上就来了。民国八年夏,东方面军第二集团军经过连日苦战,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摧毁了高尔察克上将的精锐部队,攻占叶卡捷琳娜堡。紧接着,东方面军第五集团军继续扩大战果,南下攻克攻克车里雅宾斯克,并成功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