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1/4页)
当年满清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雄才大略,在满清历史上第一次签署了一份割地条约,将昔日的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一带全部割让给沙俄帝国,甚至为了尽快签订条约干脆将签约地同时送给了沙俄。 这个签约地就是尼布楚。 尼布楚的名气太大了,以至于在中国是闻名遐迩,只不过是耻辱的名声而已。 在大本营几人的眼中,既然有这么大的名气,自然应该是赤塔之类的大城市了。可随后北部军团奉命起飞侦查的飞机在尼布楚上空盘旋过后,发回给大本营的消息却是只不过一个有着中世纪堡垒的小城镇而已。 甚至尼布楚小城里面最多的建筑是那种木屋结构的房子。 徐永昌等人知道消息后,都是面面相觑,经验主义害死人呀,幸好李燮和稳重,派出飞机前去侦查了一番。 所有的谋划重新开始测算。 “库伦航空队现在有五个轰炸机中队,如果能够增加一倍,可以同时轰炸大部分的尼布楚城区范围。”参谋本部马上拿出一个崭新的方案,核心还是轰炸,而不是李燮和中意的固守赤塔。 “既然是小城市,那么日军第七师团不可能将大部分兵力进驻,我们的轰炸范围也有限,是不是无法沉重打击他们的有生力量?”陈安提出疑问。 徐永昌马上解释,“从传递回来的情报来看,日军却是将主力驻扎在城外,但是整个城市规模并不大,反而更有利于针对性对军营进行轰炸。” “驻守尼布楚的美军已经撤退,不用考虑误伤友军。尼布楚原本的俄罗斯居民,我们打算在轰炸前日进行一次苏俄游击队擅长的游击攻势,假冒苏俄游击队的名义宣布尼布楚成为战区,要求平民撤离小城。如果还是不愿意撤离的,我们也没办法了。毕竟战争最终祸及的,都是老百姓。”孙岳解释另外一个情况。 邓宝珊今天气色不好,没有参加会议。 陈安摸摸鼻子,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只有一个第七师团么?第十二师团主力,可不可以一起将他炸了?” 徐永昌沉吟了片刻,回复说,“老板,很难的。我们无法掌握第十二师团主力到达的时间,也不可能做到如此恰巧轰炸机可以到达他们的上空。对于机动目标,空军的轰炸还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只能对驻守在尼布楚的第七师团主力进行轰炸了,希望能够一次性摧毁敌七师团的主要战斗力,达到震慑敌军的目的。” “如果第七师团挨了炸,日本人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发飙发动全面进攻怎么办?日本人有些时候是不可理喻的。”忽然想到轰炸之后的问题,陈安连忙提醒。 徐永昌和孙岳同时一愣,这个问题确实是没有考虑。 从一般的军事战术上考虑,进攻的主力被摧毁后,必然会停止甚至放弃进攻态势。但是日本人确实不能以这种思维衡量,说得难听一点,日本人完全是一个偏激狭隘的民族,发动疯狂报复反而更符合他们的性格。 半响之后,陈安不待参谋本部拿出新的补充方案,直接开口说道,“既然一次轰炸能够炸掉大部分城区,那就再发动第二次轰炸,彻底摧毁整个尼布楚。如果需要,对着残敌所在地点,再发动第三次轰炸,直至尼布楚灰飞烟灭好了。反正那个地方,留给中国人的,除了耻辱就没有其他了,干脆让它消失好了。” “如此反复轰炸,待在尼布楚地区的第七师团部队,估计也彻底完蛋了。即使第十二师团主力到达,也必然要延迟发起进攻的时间。而只要机会合适,我们就继续轰炸好了。只是战斗机中队,一定要做好护航工作。这种轰炸,已经超出了战术需要,应该是战略性轰炸了,夺取制空权才是关键。”空军指挥官的职务总算没有白当,陈安还是了解不少的空军作战技术。 徐永昌马上叫了几个空军的参谋,紧张得计算这种战略轰炸的可能性。 这几个年轻的空军参谋一听这种连续反复轰炸的设想,直接就愣住了,还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徐永昌也有些迟疑。 陈安毫不客气地说了一句,“只是我们没干过而已,说不定欧洲战场,英法列强早就做过了。我们全部飞机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多架,他们一个方面军配属的飞机就有这么多了。” 满头大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