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1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4页)

万诺夫中校派出人手进行紧急联络,北方军的特使就先到了阿拉木图。

    “伊万诺夫中校,我部奉命接管阿拉木图,请予以配合。”北方军的特使用有些阴沉的话语说道,阿拉木图会说汉语的人多了去,甚至伊万诺夫也会说上一些。

    伊万诺夫神情恍惚了片刻,这个该死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见伊万诺夫有些失神了,北方军特使只好又重复了一遍。

    有些惊醒了,“啊,哦,好的,好的。”伊万诺夫满嘴苦涩,无那的先答应了。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伊万诺夫奇怪地问,“你们北方军怎么从南面上来?”

    “我们已经打下了比什凯克,北线正在进攻斜米巴拉丁斯克,巴尔喀什湖以东的苏俄军已经就快被合围了。”北方军特使还不在意所谓的军事机密,反正都已经被围住了。

    不甘心的伊万诺夫追问了一句,“那些会动的机器是什么东西?”

    特使稀奇地看了他一眼,“那就是坦克,我是这支坦克部队的指挥官刘文伯。”

    第一九六章 挖沟据守

    阿尔泰山脉西麓尽头就是斜米巴拉丁斯克,额尔齐斯河在城池下缓缓流逝向西,并且通过河流将斜米巴拉丁斯克与鄂木斯克相互连接起来。中亚铁路线亦是通过斜米巴拉丁斯克向东北方的诺夫西比斯克延伸,再连接到西伯利亚铁路线上。

    这个昔日的水路交通枢纽斜米巴拉丁斯克,如今却是人心惶惶,sao动不已。

    略北一点的铁路线经过的丘陵地带无名小镇,已经被北方军空降营控制了,紧急出发收复失地的一个精锐步兵团苏俄士兵在遮天蔽日的北方军轰炸机面前,只好饮恨而归。

    别看斜米巴拉丁斯克城里还有上万临时招募来的苏俄士兵,但是经过训练的却已经不足二三千人了,显然是无力组织第二次攻击凶悍的北方军空降营阵地了。

    虽然还有水路连同鄂木斯克,可惜苏俄部队在西伯利亚战场是一败再败,已经溃退至叶卡捷琳娜堡,甚至有可能被捷克军团和白俄联军赶离至喀山以西了。

    天气逐渐好转,但是坏消息却是一个接着一个。

    阿拉木图方向,苏俄眼看就要拿下了,北方军的坦克部队却一举攻克比什凯克,对巴尔喀什湖以东的苏俄部队形成了一个大范围的包抄态势。

    收到消息后的苏俄围攻阿拉木图部队,连夜往北撤退,沿途不断接收从比什凯克逃出来的苏俄战士,总算是将六七千苏俄士兵安全转移到斜米巴拉丁斯克。这些经过战火熏陶过的士兵,比起原本那些万余连枪都没有打过的苏俄士兵,明显战斗力好多了。

    只是另外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储备的粮食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苏俄部队。当地的苏俄指挥官,只好马上策划向南进攻的计划,以夺取地盘和粮食。不是向北打开通道,北面也是白俄军队,打不打通已经无意义了,莫斯科的指示是坚定向南,夺取巴尔喀什湖一带,建立坚固的苏维埃政权。

    苏俄另外一个盟友却明显不配合,导致了合击阿拉木图计划无法实施。在浩罕的马尔果夫,终于撕开伪善的面具,宣布成立浩罕共和国,不仅出动所谓的民族军将中亚一带的苏俄残部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还主动向以北的北方军和伊万诺夫白俄势力进攻。

    就连北方军北部军团指挥官胡景翼都觉得马尔果夫是不是想当国王而糊涂了,竟然在这个混战时刻,四面树敌,同时进攻,不时疯了是什么?犹如当年的袁世凯大总统。

    再次合击阿拉木图计划被拖延几天后,就已经变得无意义了,因为胡景翼的北部军团已经出现在斜米巴拉丁斯克近郊。

    按照北方军在巴尔喀什湖方向的战略,是准备彻底围歼所有的苏俄势力,所以才第一次实战使用空降营卡住北部要害,坦克部队则突击南部重镇,北部军团主力争取在阿拉木图或是斜米巴拉丁斯克围歼苏俄主力。

    但是捷克军团的叛变使得苏俄部队在西伯利亚铁路线上惨败,而一退再退,根本无力南下支援中亚战区,导致空降营的行动重要性降低了很多。

    不过既然仗打得这个份上,首先犁平巴尔喀什湖以东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