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节 (第3/4页)
个北方集团开始了蛰伏,消化吸收已经掌握在手中的地盘。外蒙古依旧在抗议,但是科布多和唐努乌梁海地区终究是落入了陈安手中。北京政府限于条约有要求,不痛不痒地向陈安发了几次退出外蒙古地区的命令,随后也就不了了之。 袁世凯大总统现在忙着呢。 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政客古德诺忽然发表一篇《共和与君主论》,极力鼓吹帝制。几日后,各省都出现了所谓的的社会名流“请愿团”,要求实行帝制。陈安甚至惊讶地看到,还有妓女请愿团的出现。 这个看到新闻,是北方日报上转载的,报社实用揶揄的口气在说着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谈怪论。 但是因为这些新闻吸引了北方军政府下辖地区民众的高度关注,随之而来的是杨度的《君宪救国论》和古德诺德《共和与君主论》悄然开始在甘肃各地传播开来。 这两篇文章可谓是民国四年鼓吹帝制的“双璧”。 但实事求是地说,杨度的文章,以汉大赋的体例,潇潇洒洒,但是却明显过于漂浮。如《君宪救国论》开篇即说,“德意志、日本之军队,节制谨严,故能称雄于世界;法、美等国则不然,能富而不能强。此无他,一为君主,一为共和故也。” 那么俄国是怎么回事?号称欧洲压路机的沙俄帝国,如果不是共和国体制的法国在竭力支持,早就垮下来了。可见此段文字,全为杨度妄断。 而古德诺德,老老实实,有一说一,虽然不能说找到了强国之路,但是通过参详世界各国政治,还是得出几点结论。古德诺德认为首先是教育低劣的情况下,专制传统无法清除,其次是民众没有参与政事经验,是无法共和议事的,最后是缺乏稳定的领导核心继承习惯,绝对会导致祸乱频繁。 不仅是陈安,甘肃新疆很多人都认真地阅读了这两篇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的文章,估计关内读完这两篇文章的人更多了。 相对于甘肃一带的平静对待,关内很快就有牛人反击了。梁启超甘冒大险,发表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激烈抨击回返帝制的思潮,荡气回肠,淋漓尽致。 陈安拜读以后,只有一个想法,梁启超的文字像利刃一样可以杀人呀。 甘肃一带仍然没有什么剧烈的反响,陈安在情报署呈递的例行报告上,看到两省民众虽然也在激烈辩论,却没有分裂成两派的迹象,甚至还是帝制派略占上风,但是远不如关内那样形同陌路势如水火一般。 这也是北方日报大主编和大记者经常感到无力应对的事情,西北一带根本没有经历过革命党人的彻底洗礼,传统势力顽固的惊人。一切的源头又是来自那个让人很难捉摸的北方军政府都督陈安。 北方军政府甚至没有刻意宣布要使用什么旗帜。北方军亦不过是在左臂上加了一块盾形蟠龙章而已,而那蟠龙造型明显是直接沿用清朝所谓的国旗式样。直到第二次军队整编,北方军才正式使用五色旗,但是却有没有明确规定废除蟠龙旗。因此,走在阶州的大街上,蟠龙旗和五色旗交相呼应,都成了商贩们悬挂的标志,不过那不是表示他们的政治倾向,商贩们是拿来招揽顾客用的。 大记者尹维俊有次对主编孙晓云说,陈安就是一个军阀。 孙晓云不禁莞尔,这话说得是入木三分,问题是尹维俊就是大军阀手下的大头目夫人。好在当初的光复会,主要宗旨只有反清复汉而已,否则小两口早吵翻天了。 第一三六章 洪宪帝制 只是陈安很有稀奇地在袁世凯的智囊组织筹安会名单上,看到了李燮和的名字。 “不是说想弃政从商吗?怎么又搅合进去了。”陈安非常不解。 徐永昌不知道陈安也曾经是一名隐秘的光复会成员,耐心地向他解释,“李燮和是当年光复会的成员。光复会的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 “只是与同盟会等革命党派思想有所不同的是,同盟会有创立民国的内容,而光复会主张恢复汉室,也就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帝国思想。李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