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节 (第3/3页)

在他的船上,哪有什么人敢来抓人呀,即使被抓了,北京那边也是会立刻给面子放人。

    陈安亲自坐火车到碧口码头,迎接这位当年的炮兵教官。

    同时,陈安也送走了最新一批的军火弹药给北京政府,直接在汉**易。另一条白龙江引水发电线路竣工了。在陈安满天神佛都烧遍香的情况下,手提箱掌控的神秘军火库,正式升入第七级权限,虽然还是提示能源不足,但是每天超过二十吨的生产量,差点让陈安笑脱了下巴。

    民国二年还有最后的三个月,看来还可以再接个单子,赚点外快,尽可能减少一些负债了。

    北寨的新兵训练大营,忽然插进来一名老练的新兵,让负责训练营的数十名教官皱眉不已。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在北寨训练营的历史上。

    几名教官马上联名上报到军法署。

    柳石非常奇怪,谁有这么大胆,敢半路塞进去新兵。

    接到军法署要求马上函复命令的赵四,哭笑不得,只好亲自找到柳石汇报,“那个插进来的新兵是炮兵教官孙岳,签字人是陈安,我有什么法子”。

    柳石顿时呵呵地笑了起来,“谁叫你不向下属说明白的。”

    赵四挠挠脑袋,“这叫我怎么说呀?老板亲批的新兵?”

    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但是举报的教官,每人得到嘉奖一次,不仅是因为坚持了军规,更是对其不畏惧军务署权势的表彰。

    没过多久,北寨新兵训练营的教官,就发现了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首先是中寨士官生训练营的教官,级别自然比新兵训练营的高,一个两个结伴来到新兵营,对着那个插队的新兵,立正敬礼,大叫一声,“教官好。”然后,马上嬉皮笑脸地凑上去,勾肩搭背说笑去了。

    不久,很多情报署,亦或是军法署的高官,路过新兵训练营时,也会不时溜进来,向着正在参加新兵训练的孙岳敬礼,搞得一起训练的教官和士兵胆战心惊之余,赶紧一同回礼。他妈的,北寨训练营根本只有一条路,哪有什么顺路的说法呀。

    这些都是前几期的士官生,自然记得当年的两位才气纵横的步炮教官。

    终于有人知道了,这位新兵根本不是所谓的新丁,而是北京政府全国通缉的二次革命要犯,曾经的北方军步炮兵教官孙岳。

    大家马上对这位通缉犯客气得不得了。

    所有人都知道,北方军对北京政府的通缉,根本就不在乎,何况还是自己曾经的步炮兵教官呢。

    至于通缉犯,阶州地盘上海了去,没看到情报署林玉山总监的老婆就是光复会余孽吗,也没看北洋政府军警敢吭一声,甚至她的大姐还在杭州坚守光复会的老据点,浙江都督换了两三茬都当做视如不见,惹不起陈安呀。

    第九十九章 移民实边

    北洋军在二次革命中耗费军火甚大,北京那边直接联络陈安,看看能否赶紧搞到六个师所辖份额的弹药,以补充空空如也的库存。

    刚在陕西那边得了甜头的陈安,马上就答应了,非常干脆地提出,一个半月后再次提供五个基数的子弹和炮弹。刚好想到孙岳的事情,陈安试探着提出,请北京政府派出陆军部将校讲习所的高材生,到阶州任教一段时间。

    电报被送到了大总统的案头,袁世凯沉吟片刻,还是同意了,派出一二个高材生又无甚紧要,倒是陈安能够一口气答应再次提供五个基数的六师份额弹药才是大事。

    双方很快达成意向,但是陆军部将校讲习所这一届要冬末才毕业,所以人手需要春季才可能到达阶州。陈安赶紧笑呵呵地应下了。

    陈安想了想,又发电报给尼森伯姆,让他通知英国人,愿意承接75毫米炮弹一百万发的单子,看看对方能不能下订单。现在英法俄等协约国,拼命收罗各种各样的炮弹,比步兵用的子弹数量需求更为庞大。

    英国驻上海领事忽然得到尼森公司的通知,当即大喜过望,急忙发电报给英国陆军部,询问是否下达这个巨额的订单。

    英国陆军部很快发来电报,督促上海领事马上与尼森公司签订协议,甚至可以先期付款。已经做了一笔子弹的生意,陆军部驻远东军官对其质量还是非常满意的。

    上海领事还没有出门,陆军部的第二封电报又到了,请尼森公司帮助生产三个炮团的75毫米法式1909型山炮,看来是忽然有了这么一大笔炮弹订单,陆军部决定送点好处给尼森公司了。

    英国人在殖民地也大量装备了法国的1909型山炮,和法国人帮助俄国改进的山炮几乎是一致的,口径略微小一点而已。

    尼森伯姆接到了英国军方的订单,马上就签订协议了,谁都知道大炮比炮弹利润更高,何况对方甚至没有限定交货期限,只要求尽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