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节 (第2/4页)
多,进而攻取新疆的阿尔泰。民国二年六月,外蒙古军在沙俄顾问的指挥下,兵分三路,直扑迪化以北的察罕通古,妄图一举攻克迪化,彻底将北疆地区占为己有。 时任新疆都督的杨增新,深知请神容易送神难,绞尽脑计支撑了整整一年。这回遇到外蒙古军大有不下迪化不歇手的事态,实在是迫不得已了,只好向拥有雄厚实力的北方军陈安求援了。 陈安马上回电,要么请中央来救你,要么你当北方军政府新疆布政使。毫不掩饰自己**裸的攻占新疆之意。 原因无他,独山子而已。 陕西延长毕竟是内地,大动干戈需要时机,否则很难收场。但是新疆就不同了,扩疆实边正好是陈安喜欢干的事情,尤其是和俄国人扳扳手腕。 陈安马上决定,组建新的两个混成旅,相互配合,一同进疆,其中一个旅北上抗击外蒙古军,一个西进占领从独山子到甘肃的沿线。至于杨增新,就看他愿不愿意放下权柄了,否则只好打过去再说,反正新疆的求援电报已经到了,法理上已经站住脚了。 早就与陈安有交情的杨增新,非常地识时务,收到陈安的复电,就知道北方军进军已经势在必行,不待陈安发话,直接通电全疆,从此服从北方军政府统辖。 而且,新任北方军政府新疆布政使杨增新,立即就给陈安出了一个彻底解决边疆动乱的办法,大规模移民实边。 陈安倒是非常赞同。 第九十五章 飞行员班 只是新入列十五个新兵营,基本上就耗光了陈安手头上所有的资金。经过补充调整,北方军陆军集群保持了四十一个营的兵力。 为了完成驻守目标,陈安决定除了州府和要点,其他地方只是象征性的派驻一个排的兵力,待以后补充。这样子,就可以将驻守道府的兵力,降低至只需要一个步兵团。不如此的话,根本抽不出来机动兵力用于新疆作战。 毕竟北方军的新兵是训练出来的,不是扩编出来的,陈安既不希望没有经过培训的士兵白白送死,也不希望因为战场扩兵而助长手下人的其他想法。 很快,兵力调整到位了。除了渭川道和兰山道各保留一个混成旅外,泾原混成旅也暂时只有一个步兵团,宁夏道、西宁道、甘凉道和安肃道都建立了一个步兵团进行驻守。 每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没有单列的工、辎、跑兵部队。西宁道步兵团的指挥官,正式任命山地步兵营的过显臣担任,可谓是连升三级。 剩下的十个营,其中一个是122毫米榴弹炮营,自然仍旧驻守阶州,陈安又从两个混成旅中抽出七个营,新建迪化混成旅和塔城混成旅。 在指挥官任职上,陈安更是煞费苦心,核心就是平衡之道呀,反正这几名指挥官确实都是非常优秀的。 胡景翼和伤愈的董振堂出任塔城混成旅指挥官,邓宝珊和孙蔚如出任迪化混成旅指挥官,高桂滋调任兰山混成旅指挥官,赵寿山调任秦阶混成旅指挥官。 李虎臣调任泾原步兵团指挥官,代理混成旅指挥官,谁叫他三年不得提升的处罚时间还长着呢,其他人可以擦边球,他是被陈安死死盯住的。 柳石、林玉山和虎子从此退出了一线指挥的岗位,专司其他职务了。既然北方军政府的管辖范围即将扩展到两个行省,陈安当即决定将原来军政府直辖的司改成署,也算是和甘肃布政司的机构彻底区别开来。 按照军务署的计划,混成旅的指挥机关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其下辖的步兵营和炮兵营,却是由军务署随机安排的,甚至经常会因为战时需要而调整。 北方军的组织编构中,以营为基本组成单位,真正带兵的也是营一级指挥官,其上的团、旅级指挥机构专事作战指挥或警备指挥,不负责带兵。这就是说,即使有这种别有用心之人,最多只能发动一个营的暴乱,是很容易被镇压的。 团一级没有直属部队,步兵团指挥官往往都是兼其中一个营的指挥官。 当然,基层指挥官都是在阶州武备学堂出来的,总办又是陈安始终把持。再加上除了陈安,没有人可以提供的巨量军火物资。在情报署的严密防控下,北方军几乎没有发生兵乱的可能。 陈安拟了一份大规模移民的通告,无他,只要愿意移民实边,一人十亩土地。这个数字布政司统计甘肃农村经济状况得出来的数据,户均六十亩,或者说人均十亩耕地,生活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又达不到地主的程度。 林先生看到这份通告,倒吸一口冷气,中国人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