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4/4页)

这种工艺简直是小把戏了,只不过为了测试车辆重心会不会发生偏移,多调试了一点时间而已。

    四辆福特t型车拉风的开进了兰州城里,引起了全城老百姓的轰动,还有能在马路跑的火车?

    过了几天,改装后的四辆汽车又在众人瞩目中,风尘仆仆地赶到了秦州火车站,然后用火车一溜烟送到了陈家庄。

    果不其然,手提箱这回就不能识别出人工修改的东东了。陈安很是鄙夷地对着手提箱竖了一个中指,都让莱恩等人带坏了。

    只要装上固定式的机枪,手提箱就傻乎乎地认可是武器系统了,只是提示需要大量的钢铁、树木、煤炭、钒矿、帆布等各种稀奇古怪物资原材料。

    其他东西还好说,煤炭拿来作什么?难道是可以用来生产汽油吗?陈安摸着鼻子,半天也想不明白。

    在有固定式机枪的t型车上,装上一部低功率无线电台,甚至加上一个备用轮胎,都被手提箱认可了。但是再加装其他设备,却都被手提箱否定了。

    陈安不由得嘀咕起来,难道未来还真有这种单车配备武器加电台的突击车?陈安可以肯定,这手提箱绝对不是现在可以制造出来的东西。

    只要是杀人机器,手提箱都可以生产。有些兴奋地陈安已经在幻想,成百上千台车辆,载着几个混成旅突然出现在辽东的场景了。

    第九十四章 迪化求援

    春去夏来,经过三班倒的紧急施工,白龙江两条筑渠引水发电工程,终于竣工一条。当发电机组开始运转的时刻,陈安第一时间走进军火库的密室。

    滴地一声轻鸣,手提箱的画面中,忽然出现一行提示,“能源充足,可以满负荷生产。”

    陈安先是一怔,然后狂喜起来,可惜这种惊喜不能让其他人分享,只好自个儿在军火库中狠狠打了一套虎子私下教授的先天罗汉十八手,全身大汗淋漓,仍不减兴奋劲儿。

    如果陈安记得没错的话,原本能源不足生产速度降一半的时候,是日生产五吨左右,现在恢复满负荷生产,即可以日生产十吨左右了,简直就是一个吐钱机器呀。

    民国二年到现在,军火库全力生产俄国人的火炮订单和北洋政府的弹药订单,以及北方军自己的军火更换储备任务,至今还一分钱没有进账,确实需要赶紧做生意了。

    之后,尼森伯姆得知俄国人的最后一批军火已经起运,即将抵达上海码头时,又马上跑出来重新开张所谓的尼森公司了。

    陈安看到尼森公司呈递的一大叠军火意向单子,也是皱起了眉头。

    所有人都知道,北方军除了有一个已经疯狂扩张了产能的兰州机器局,背后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国际军火交易网络。从每次都在上海码头交易,就可以判断出是从海外运来的,只不过用内河船意思了一下而已。

    这是陈安当初坚持在上海交易,所没有预料到的,其他人自己瞎猜形成的天然迷雾。

    最后经过计算,陈安只是选择了三个单子,刚好够民国二年生产就够了,至于能不能获得所必须的一千四百万银元军费,已经是不敢奢望了,到时候再说吧。不行,可以再举债吗。北方银行正式开始吸收甘肃民众的存款,已经具备了放贷的能力。

    兰州机器局已经形成月产四十万发7.9毫米圆头弹和四千发75毫米炮弹的能力,自然不能浪费了,北洋政府今年六个师五个基数的弹药储备任务,陈安接下了。老交情了,不能不干呀,否则甘肃这么瞎搞,国内早就闹哄了。

    英法俄递过来的炮弹不限的订单,被陈安坚决地退了回去,干不了。

    只是承接了法国76毫米炮弹二十万发的订单,反正法国人和俄国人的炮弹是通用的,到时候俄国人有意见,就让他们自个儿去协商吧。

    长江航线还得靠英国人面子,自然是要接下一个最不赚钱的一千万发7.7毫米子弹订单,算是安抚英国人了。当然,万一有事,这种类型子弹和北方军是通用的。

    这样一来,陈安的民国二年军火交易利润,只有四百七十多万银元了,只有林月儿交代要赚取的零头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