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3/3页)
间对付阶州上来。 “黄钺这种阵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我们干脆再加把火,再放些风出去,马福祥的昭武军不是在兰州没事情吗,让总督衙门将他们调到黄钺后头监视。”林玉山在这些问题上还是比较有天赋的。 大家互视一眼,这个提议可行,让黄钺也忙上一阵子。 邓宝珊胆子大,忽然开口道,“王洪巽反正已经搞过什么阶州首义了,让黄钺专注于搞一个秦州首义不就是了。到时候,再随便找些罪状进攻击败就是了。我看革命党人也都是看实力的,没有必要老实纠缠于什么狗屁大义,胜者为王吗,他们还能怎么样?” 参加过南京战役,见到所谓的革命党人,邓宝珊明显很是不屑。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了,看谁势大而已,何必搞得那么复杂,陈安顿时连连点头。 会议很快就散了。 林玉山连夜回到阶州,去布置相关的钉子,这是情报司的事情,其他单位插不上手的。 西洋历法一九一二年元旦,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就在这一天,陈安请了一个剃头师傅,将自己的脑袋也理了一个光头。将剪下的长发拿在手上,陈安感慨万千,猪尾巴呀。 实际上,阶州很多地方对辫子一事早已不在重视,很多北方军士兵为了方便戴帽,早就自行剪了辫子,反正长官既没人反对,也没人鼓励。唯一的一个光头的军官,就是整天在水里上下的王洪巽了,所有水师官兵都是光头,这是水师作战需要。 陈安剪完辫子,干脆光着脑袋,故意在陈家庄大本营绕了一圈,然后回到内院里,听林月儿笑话他去了。 既没有命令,也没有说法。 不到三天时间,阶州上下全部知道陈安剃了一个光头。 据说当天,柳石,林玉山,虎子等人就也变成了光头。赵四则是叹了一口气,拿起剪刀自己断了辫子,但是没有光头。很快,所有的高级军官都没有了辫子。 阶州的剃头匠突然忙乎了起来,来找他们剃光头的北方军士兵,是一批接着一批。但是,并没有出现拥挤成堆的现象,很多人看到长长的队伍,很干脆地学赵四一把自己剪了辫子就回去了。 陈老爷子和柳管家看见陈安的大光头后,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出言反对,但是却也没有剃掉自己的辫子。 林先生则是被林月儿跑回家去,一时不察,被女儿咔嚓一声剪了辫子,大骂一通后,干脆也剃了个光头,再戴上圆帽施施然去学堂上课去了。 剃辫子行动很快从北方军,蔓延到了北方工业公司,最后终于扩散到了全阶州。 大概是觉得上次入股陇南铁路公司被文县知县抢了首位,阶州知府忽然请人到知府衙门,非常利索的剃了一个光头,然后也学着陈安的样子,穿着便服,光着脑袋,在全阶州百姓目瞪口呆的情况下绕着大街走了一圈。 其实只是走了半圈,长久没有运动的阶州知府,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赶紧叫跟着的家人雇来轿子,把他抬了回去。 文县知县闻讯顿时后悔不已,元旦那天,他染了风寒,结果卧病在床没有出来,结果迟了三天回到县衙,竟然发现头名被知府抢去了。 除了几个老古董骂了几句人心不古外,竟然没有什么人对阶州突然爆发的剃辫子热潮有任何说法或质疑。普遍的心态就是,想剃掉就剃掉吧。 升允和长庚的家人都在阶州,知府大人亲自上门慰问,虽然并没有明说,但是其中的暗示让他们也听懂了。前后两任陕甘总督大人的家人,只好苦笑着,在总督大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主动剪了自己的辫子。 虽然很多老一辈都没有剪掉辫子,但是他们不敢呀。如今阶州算是最安定的地方了,为了一个辫子惹人不快,最后要离开阶州,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不知不觉中,阶州悄然完成了一次心理上的革命。 很多人都知道南方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这些剃掉了自己辫子的阶州人,却也没说自己就是民国人了。因为知府还是原来的知府,知县还是原来的知县,甚至衙役都还是原来的那一批人。 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实际上阶州的害群之马已经被陈安清理殆尽了,剩下的不说是勤政为民吧,至少都不是祸害百姓的。北方工业公司那边经常有额外的外快,用不着去收刮民脂犯风险。 如果不是阶州只进不出,光是全州上下基本剃了辫子的事情,就足以震撼整个甘肃了。 很是奇怪的阶州。 剪辫子的事情,让陈安对自己的计策大为佩服,这远比当初沪杭宁等革命党人,傻傻地守在城门口上,拿着枪逼着来往的百姓剪掉好多了。 这才高兴没几天,留守上海的克劳泽发来的一则紧急电报,让陈安大惊失色,难以掩饰心中惊怒,一拳就砸在了旁边的桌几上,“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呀?” 陶成章被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