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节 (第3/4页)
对铁路国有。四川民众两千人在成都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会员很快发展到十万余人。 几个月后,新任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主要负责人,又鲁莽地下令官兵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打死三十多人,造成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成都血案发生的当天,陈安就收到了重庆办事处的急电。 陈安马上决定放缓给俄国生产军火的速度,秘密开始储存更多的钢铁、钨矿、铜材、棉花、粮食。四川已经乱了,汉中不知道还能平静多久。阶州上百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等事到临头才动手,必须提前谋划。 同时,也是一封电报发给总督大人,为了防范四川乱象影响甘肃,陈安建议关闭除了天水方向和碧口方向以外的其他阶州对外通道。 长庚接到这封电报,马上苦笑不得,谁不知道现在阶州才是甘肃最安全的地方,你还要封闭警戒,那兰州这些地方该如何是好。 总督大人很干脆的回电,加强戒备即可,不准多事。 陈安只好悻悻然地停止军队封锁关卡的行动,但是西固至河州通道被禁止通行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北方军在防范马安良的镇南军和甘肃新军第一标。 马安良此时正在闹内部别扭,没有时间来对付陈安。 同是马家人的马福祥,因为对任命马廷勷为甘肃新军第一标的标统非常不满,拉出一部分亲信,组建了昭武军,隐约间自成一派,对马安良的指挥阳奉阴违。 陕甘总督长庚这次也表现地非常优秀,在马福祥上表奏请单独设立昭武军时,第一时间就批复同意,让马安良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提出反对意见。 对于任何可以分离马家势力的举动,满人总督反应还是非常迅速的。当然,如果陈安的手下也有人敢这么干,估计长庚也是很高兴的。 第六十四章 我也需要时间 宣统三年夏秋之交,历时三年半的陇南铁路提前一个月全线通车。这回没有举行任何的通车仪式了,所有陇南铁路公司的股东正在为“铁路国有”而发愁,也为四川等地此起彼伏的保路运动所震惊,没有心思来搞庆典。 陈安在陈家庄设宴,亲自招待詹天佑、徐士远等六名铁路工程师,徐尚武总办作陪,为陇南铁路的通车向诸位表示感谢。 “詹总办,陇南铁路虽然号称通车了,但实际上还有秦州那一段,要不你留下来帮我继续做下去吧。”敬了一杯酒后,陈安非常诚恳地作出了邀请。 詹天佑苦笑了片刻,“陈大人,今后都要铁路国有了,你还能修铁路吗?我还是回京师吧,最起码那里还有几段铁路,等着我继续去修建。” 徐士远马上接茬了,“詹总办,还是留下来吧,我相信陈大人的本事,他说要继续修下去,就会修下去的。”徐士远在陇南铁路的修建上,极为敬佩陈安的气魄,早就表态要留下来帮陈安。 “詹兄,陈大人才是一个真正实业救国的好官员,比起腐朽不堪的京师官僚好好太多了,何必还要回去呢,还不如就定居在阶州吧。”深受官场倾轧之苦的徐尚武也出言劝说。 沉思良久之后,詹天佑还是缓缓摇了摇头,“谢谢大家的好意,那边还有铁路,我还是要回去的。” 陈安无语,只好再敬一杯酒。 几天后,陈安陪着詹天佑和几位铁路功臣,从陈家庄坐火车到碧口码头,怀着有些惆怅的心情送他们上了赶赴汉口的轮船。徐士远依约留了下来,并让其他几个工程师带信给家人,准备全家都迁居陈家庄。 阶州北方铁路线的修筑没有设想中那么艰难,费用亦是节省了很多,虽然采用多地同时开工的办法严重增加了预算,全线上千里远的铁路最终决算是一千八百万两。陈安只是追加了一百万两的股金,也算是大大节约了。 经过大半年的阶州至碧口线的运行,陇南铁路公司的财务也匡算出来,虽然没有陈安画的大饼那样,有二成的利润,也有近一成半的利润,这让所有股东为之振奋不已。绝大多数股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