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3/4页)
人,其中战斗官兵五百二十二人,其余是勤杂人员和备补兵。 陈安在北方军的营以下编制中,统一采取了三三制,撤掉一个队编制,也取消了勤杂人员和备补兵员,一律是正式官兵,这样既有利于增强火力编组,也便于管理。 还撤销了实在不利于机动的哨一级医务官编组,改由遵循当年董字三营的老传统,营一级设置专职医务队伍,各棚中仍设兼职医护兵。 如此一来,每队辖三排九棚,加上队官、排长共一百三十人。步兵营编组三个步兵队,另加营直辖的工、辎、骑各一个排,一个内含警卫和医务的直属排,再加强二个炮排,共有三个步兵队另六个直辖排,共有六百四十九人。 虽然人数略少于北洋新军的步兵营编制,但是借助大量马车载运弹药,全营配备的火力却远远超过。 因为北方军碰上一个自家军火不当钱的统制,自然毫不吝啬地尽可能加强火力了。 北方军除了工、骑、炮和直属排,各步兵排,甚至辎重排,都配备了一挺维克斯重机枪,全营配备重机枪达十挺之多。 而在北洋新军中,重机枪是当做大炮对待的,一个镇也不过配备一二个所谓快炮营,装备十八门,至多三十六门重机枪而已。 尤其北方军在营一级还有两个炮排,装备四门75毫米野炮,更是前所未闻。 整个北洋新军,一镇二十营共有兵力一万两千五百多人,也仅配备一标三营的炮兵,其中一营可能还是列装重机枪的所谓快炮营,至多只有两营三十六门75毫米野炮。 如果还要加上可以狂泻十发子弹的李氏步枪,陈安手头七个营的火力密度,估计完全可以和北洋六镇的任意一镇进行抗衡。 陈家庄护卫队和阶州团练局的武力,倒是没有扩编,一来足够用了,没有必要,二来总得给总督大人留点面子,表示诚意。 但是面对马安良如今掌握的三旗骑兵和一标三营步兵,以及加上马家护卫队,接近四千人的武力威胁,陈安总觉得还是不靠谱。 迷信火力至上的陈安,干脆下令将中营的一个步兵队改编成炮兵队,换装六门105毫米野炮,而营直辖的二个炮排,则换装成二门150毫米重炮,以备不时之需。 完全是有些疯狂的举动,中营的机动力降到极低,估计只能用于攻坚或是守卫了。 人员和火力都得到极大加强后,步兵营足以满足镇守单个方向的需要了。因此,除了镇守阶州南部、中部、西北部和东北部各一个营以外,陈安手上还拥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补充营的机动作战兵力。 进入夏季,徐士远风尘仆仆地从京张铁路线上赶来。徐士远看到已经开始铺设铁轨的陈家庄至碧口段线路,不禁愕然,竟然真的按照他原来的设想完全实施。一脸惶恐不安的徐士远,马上找到陈安和徐尚武总办,磕磕巴巴地解释了设计方案和实际应用的区别。 另外两人都傻眼了,难怪徐士远说京张铁路大约可以节省五分之一,而他们这里似乎只有更高没有更低。 陈安沉吟半响,缓缓说道,“徐总办,你说我们这里属于地震多发区,标准是不是要提高一些,至少要能扛得住普通地震的影响。” 徐总办是个机灵人,很快接茬道,“也是,总不能刚建好铁路,就要修补吧。” 两人就没有再议铁路标准偏高的问题。 现在轮到等着挨骂的徐士远傻眼了。 尼森伯姆等不及从美国运来设备,直接高价从别人手上截走刚好运抵上海,准备交付给江南制造局的一套十五吨级平炉和轧钢设备,先行运给陈安。 等设备调试好正式运行后,陇南铁路终于用上了自己钢厂炼制的钢轨,原先的钢轨都是从汉阳铁厂定制的。 陈安继续从汉阳铁厂订购钢轨,自产的明显不足呀,但是铺设钢轨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徐士远被打发到陈家庄到阶州的线路上,进行实地勘探和设计,下一阶段的征地和平整路基马上就要随之开始。 出发前,徐士远试探性地问了一下陈安,第二段线路的设计采用什么标准。 陈安翻了一个白眼,嘟囔了一句,你难道想修豆腐渣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