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少女脱贫记_第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节 (第4/4页)

送他上学的经历。背包很沉,肩带压得他差点直不起腰;装满血粑的编织袋很沉,绳子把他的手勒出了道道红痕;挤满杂物的行李箱也很沉,上上下下的提的他额上青筋频显。

    乡里乡亲看到了独自上学的他,难免发出几声叹息。内容无非是痛斥袁美珍不识好歹,龙向梅移情别恋,导致他一个人可怜巴巴的去上学。可杨章荣突然觉得挺好笑的。

    所谓男耕女织,正是因为男人力气大,女人力气小。所以男人去种田,女人去织布。但他的乡亲们,竟理所当然的觉得,身为女人的龙向梅该干重活,身为男人的他倒该被宠着。这观念来的莫名其妙,又水到渠成。以至于他一个20多岁的大男人独自去上学,居然被同情了。

    难道没有一个人想到,他如果提不动,就不应该带那么多吗?

    艰难的把行李塞进了大巴的行李架,杨章荣累的摊在了椅子上。他手臂因用力过猛而发抖,额头与后背全是活生生累出来的汗。袁美珍给他装了太多的东西,大包小包里,全是吃食。一份份仔仔细细分门别类的准备好,送教授的、送班主任的、送辅导员的、送班干部的、送男同学的、送女同学的……在猪rou飞涨的今天,能把他累的喘气的腊rou重量,换算下来,抵扣杨翠翠一个学期的学费轻轻松松。

    但在袁美珍眼里,他的“人际关系”显然比杨翠翠的学费重要百倍。哪怕他无数次解释,医学院的教授与同学,一直挺忌惮高盐高油食品的。

    杨章荣定了定神,掏出手机,点开了与袁美珍的微信视频。那头的袁美珍看着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儿子,尖利的声音立刻透过话筒传了过来。等她激动完毕,杨章荣才平静又缓和的道:“妈,我说了,那么多东西我提不动。你现在相信了么?”

    杨章荣的脸上透着不自然的潮红,春寒陡峭的时节,他滴滴答答的汗水极容易导致感冒。袁美珍终于后知后觉的想起,她当众拒绝了龙向梅,所以再也没有人风雨无阻的送她儿子去上学了。

    心脏蓦得一抽,眼睛不知为何酸涩无比。

    “妈,以后我回家,不带这么多东西了好不好?”

    “好,好,以后都不带那么多了。”

    “那,你也别再对翠翠说,女孩子读书没有用的话了,好不好?”

    袁美珍没答话。

    杨章荣笑了笑:“妈,你相信我,女孩子读书有用的。”

    袁美珍梗着脖子道:“有什么用啊!读了还不是嫁去别人家。”

    杨章荣温柔的看着屏幕里的母亲,轻声道:“即使嫁人,我希望翠翠长大后,能像梅梅,而不是……嫁给爸爸那样,任何事都懦弱的缩在后面,只逼着你去扛的男人。”

    袁美珍愕然的张着嘴,眼泪不听话的倾泻而下。

    大巴发出了轰鸣,提醒着众人它着即将出发。杨章荣挂断了电话,收起了手机,默然的看着窗外。春雨如丝,把常绿的树木润泽出了盈盈绿意。仔细看去,落叶树木的枯枝上,不知何时已冒出点点黄绿的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杨章荣想,就从今年的春天开始,欣欣向荣吧!

    雨势渐大,打在瓦背上发出了轻响。雨水顺着瓦沟,连成串珠,滴下了屋檐。过完年的大圆村恢复了充满寂寥的宁静。鸡鸣狗吠又重新清晰起来。就在这几乎凝固的景色里,一把硕大的格子伞出现在了村口。

    格子伞略显急切的在石板路上移动着,一直移动到了龙向梅家。玻璃打造的雨棚下,格子伞哗啦一下收了起来。伞下的苏妙云露出了个灿烂的笑。

    她欢快的对堂屋里烤火的人道:“梅梅,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找到批量生产油茶的方法了!”

    第63章 想找副业吗?     龙向梅:!!!……

    龙向梅:!!!

    苏妙云脸上是掩盖不住的兴奋!脱贫攻坚四个字, 说起来容易,但只有真正去做了的人,方知其中艰难。尤其像石竹县这样几乎毫无特色的大山深处, 工业极度落后,交通出奇的不便,哪怕龙向梅在过年直播撕逼大戏时获得过不错的流量, 淘宝店内却陷入了无货可卖的尴尬境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