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2/3页)
消息传去了郑家。 郑父听着对面的人吧啦吧啦的说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假装不在意的说道,“孙子,我家又不是没有,有啥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我家不稀罕。” 对面的妇女,讥笑的站起身,好笑的望着郑父,“不在意啊,也是,你家三个儿子,老大也生了一个带把的,老二即便一辈子也生不出带把的也没啥。你们家还有老三,确实不缺。 老杨家也不缺,人家家里本来就有,对了那孩子姓杨,长得那个好看哟,白白嫩嫩,杨家人真舍得,把清清的月子伺候的那个好哟……” 说完,瘪屁股一扭,摇摆着离开,走出晒场前还大大的呸一声,“呸,一家子的歪瓜裂枣。” 但凡是个三观正的女人,都不喜欢出轨的渣男,那支持渣男出轨的家人,也在她们唾骂的对象。 郑父气得一脚踢向对面的椅子,对着离去的妇女怒吼,“滚远点,以后我家不欢迎你。” 走出去的妇女,扭头站定,扯着嗓子喊,“谁稀罕来你家,一家子的豺狼虎豹,全是恶心玩意儿,臭大街的东西,早几年你家老二得浸猪笼,搞破鞋闻风臭十里的东西……” 妇女也不是吃素的,她可是骂人的高手,随随便便不带重样的能骂上两天。 再呸一声,拉着一位路过的人大声的宣扬老杨家的喜事。她本来就是嫁去南云山村,是那边的媳妇。 嫁过去很多年,早已把自己融入南云山村,回到娘家反而不习惯,有些生疏。 被拉着的人津津有味的听着八卦,还时不时的问几句,发几句感叹,“那老杨家真挺疼闺女的。” “那可不,杨家老三兄弟出钱给清丫头在市里买宅子,还翻盖老宅几间屋。那大头都是我们村村长杨老二出的,他有钱。那时候受伤回来,都以为他是不行了,没想到活了过来。 他从部队回来的,有钱,现在每个月还有补贴有钱,儿子又在市里上班,也不需要他给儿子出钱娶媳妇。 清丫头那一代就一个女娃娃,三兄弟多疼她,家里的哥哥们也都让着她。 当初人家家里五个哥哥要联手过来咱村这边大人呢,要不是杨老二是村长讲什么打人犯法,早就过来要打死郑老二。还让他再结婚,想得美!” 妇女的话,信息量大,听八卦的人啧啧说道,“那是,杨家在你们南云山村可是大族,有好多家吧?真打起人来,郑家要被砸成稀巴烂。” “那可不,杨家在我们那一共有四十多户人家。还有搬去镇里的搬去市里的,加在一起那可不老少呢?人家杨家人护短着,男人又多,清丫头家里的几个哥哥要来没有拦住的话,我们村的杨姓人家至少一大半都会来助威,压阵。” “哎呦,那可是大架势。” “当然咯,有些人还心里不明白,想欺负清丫头,真是找死。人家家里是不搞仗势欺人那套,要不然咱周围方圆几十里,谁家敢欺负他们老杨家。” 瞅瞅,妇女自豪的很,好似厉害人的是她。 在郑家所在的村子里,关于杨清生了儿子还有过的比在郑家好一百倍的日子的八卦,在村里传到年底过年,出了正月才被别的八卦代替。 一直挂在郑家所在村子里的热搜上。 郑父到田里去做事,还遇到吃瓜群众打招呼,“老郑,你家老二的儿子你去看了没有,长得好看不?像你家老二还是像杨家丫头?” 郑父已经这些天不知道被村民们问过多少次,他很想大喊一声,告诉所有人,“别再问了。” 可是他终究不敢得罪这些八卦爱好者。铁青着脸,抿紧嘴唇,不说话,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后悔,早知道杨家人底子那么厚又那么给力,他就该拦着些老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