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风起南洋_第347章 成绩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成绩单 (第2/3页)

列舰和大量的重巡洋舰,海军拥有的战舰吨位,超过了大洋帝国一半不止。

    这其中,英国皇家海军建造了十多艘战列巡洋舰,拥有381巨炮和高达28节航速,战斗力十分强悍,令世界各国为之侧目。

    由英国奉行两强原则,英海军吨位要大于排行第二和第三位之和,因此,大不列颠帝国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性,位居其后的德意志帝国海军和美利坚国海军,实力于大洋帝国海军在伯仲之间,差距并不明显。

    从各国列强海军军舰吨位排行表可以看出,大洋帝国海军舰队吨位仅次于美国,而高于法国和意大利。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历经战火洗礼的大洋帝国海军舰队,舰队作战实力远强于美利坚国,是个不好惹的主。

    历史的车轮滚滚,到了1912年中,世界各国的经济依然是美国一家独大,gd产值达到了480亿美元。德国超越了英国位居第二,国民gd产值达到了226亿美元。

    世界排行老大的英国只能屈居第三,国民gd达到了187亿美元。

    沙俄帝国凭借着雄厚的17亿人口资源位居第四,国民gd产值130亿美元。

    “高利贷王国”法国以雄厚的底蕴位居第五,国民gd产值95亿美元。

    大洋帝国经过多年的埋头发展,国民gd产值达到了70亿美元。

    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大洋帝国的国民经济,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佳境,距离英、美、法、德距离越来越近,呈现后劲十足的发展潜力。

    然而,现实的差距依然明显,美国人人均富裕的程度是大洋帝国四倍以上,英国、德国是二至三倍,法国一倍以上。

    大洋帝国国民收入高于西班牙、意大利的水准,高于沙俄帝国,仅次于法国,与世界列强先进水平差距依然明显。

    令人可喜的是,大洋帝国经济发展后劲十足,钢铁工业成为国家力量的脊梁,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底蕴。

    在这一项指标上,美国以3000万吨钢铁傲然居首,德国1600万吨排行第二。

    大洋帝国以丰富的资源为底蕴,年产钢铁1580万吨居第三,英国以1000万吨钢铁屈居第四。

    由于大洋帝国的强力政策,整个南洋地区成为华人经商生活的乐园,华人处于国家的主流地位,财产不受侵犯。

    这一切,激发了华人骨子里面的勤劳创业精神,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表现非凡。

    从城市到乡村一片和谐安定,更兼之城市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成为吸引移民的最佳居住地。

    帝国内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离不开政府方面实行的严刑峻法保驾护航,法治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数年下来,大洋帝国南部区的天堂岛和北部区的马尼拉,以及西爪哇省的雅加达和万隆,逐渐发展成国内的经济中心城市,散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帝国内的铁路、公路和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物质的流通,为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铁路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先后上马了二十几项大型铁路建设,在马尼拉和百胜滩的香格里拉大皇宫之间,甚至开始建设了地铁工程,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

    扼守马六甲海峡的海防要塞顺利建成,成为仅次于红海天堑要塞的第二道坚固的防线,防范可能来自欧洲的海上侵略,巩固了帝国国防安全,极大促进军队建设水平。

    城市建设日益兴盛,铁路、公路和农田水利工程等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