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主宰_第16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节 (第5/7页)

情还在建设规划之中,最少要等到2018年一月中旬才能够大致确定,但是在这之前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大家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当然,那些手伸得太长的,就需要拿出一点资金来“赎罪”。

    却说王部长,王国立,短短三天时间竟然收到了各种途径过来的“赎罪”资金上万亿!这是一个多大的数额啊?相当于2017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了;而201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刚刚100万亿华夏币出头。原本仅仅是想要做个样子,并顺带着将国内的官场稍微的整顿一下,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不过,有了这个,王部长寻思着,是不是再加大一点力度?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了,这些资金可是不需要负担任何的责任的。不过,紧接着就将这个念头掐灭了,如果自己这里压榨的太狠了,那下面的官员还不知道要如何折腾呢!任何事情还是适可而止的好,过犹不及啊。

    因为双方已经敲定了大致的方针,所以国家这边也在根据各种情况准备制定细节,包括这5万公里的海路,将如何建设才能够给华夏带来最大的利益,甚至这些海路上,要建设什么样的工厂、设施等等,能够对国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不说国家这边,却说王海,当和国家达成了协议之后,王海就开始计算各种产出。按照国家5万公里海路计划,最少也需要6000万立方米泡沫钢铁,就算是按照平均密度的二十分之一计算,也是300万吨钢铁,还是高质量的钢铁。按照十年的计划,每年也需要产出30万吨的泡沫钢铁才能够满足国家的需求。但是,现在海动实业的钢铁厂,全年产量也才刚刚20万吨,还是包括所有的钢铁;如果说能够用于泡沫钢铁的特殊钢材,才几吨的产量,远远低于实际需求,就算是现在开始投产,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够大规模产出。而这仅仅是理想的情况,如果将来那一天突然建设加速,或者华夏顶不住国际的压力,开始对外销售这样的泡沫钢铁,那海动实业就真的是拿不出应有的东西了。这可是别人给自己大量的钞票都不要啊!修真可是一个耗钱的东西,尤其是王海准备建立一个地球上的修真组织,完全是在自己名下的组织,这样的话,现在的海动实业的资产根本就无法支撑。和扩大产量,着实让王海有些头痛。

    当王海将这件事情向何慕晖表示的时候,何慕晖脸色怪怪的,随后将年前的飞宇实业说了出来。虽说有了海动实业的贷款,但是现在国际上的经济危机,在海动实业等公司的参与下,已经开始放大,现在不仅没有曙光不说,整个国际市场还越来越混乱,所以现在的飞宇实业也仅仅依靠着海动实业这一块的业务才能够勉强支撑。大量的飞宇实业的高层已经在海动实业的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开始动摇,只是总经理宇文风一直没有放手,还在艰难地支撑着。只不过,现在的宇文风在海动实业的挤压下,加上国际环境的不景气,尤其是海动实业插手矿业后,矿业市场也开始了波动,让飞宇实业这样的在国际上只能排到二线的企业,收到了极大的影响。现在苦苦支撑,也仅仅是不想自己建设的企业就这样倒闭了。

    对于这种情况,何慕晖早就想要收购了,毕竟现在的海动实业需要大量的钢铁,而如果自己投资建厂,资金什么的倒是没有问题,但是人才呢?现在可是人才为主的时代,全自动化工厂的设想,也仅仅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现在的工厂想要正常的高效率运行,就少不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相关的技术领导层面的人员。别看现在社会上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却是万金难求。所以各种原因加起来,让何慕晖早就瞅上了已经连续亏损的飞宇实业。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加上王海也没有点头,这样庞大的收购计划,仅仅只靠着何慕晖还是不能做成的。毕竟飞宇实业虽然现在亏损了,但是市值也有1500多亿华夏币,而且如果加上各种技术工人的全部收购、安置等等,总共耗资不会低于2000亿华夏币。虽然现在何慕晖也算得上是海动实业的代表性人物了,但是这样大的资金流动,显然还是要知会王海一声的。

    此刻,王海听着何慕晖的话,沉吟了一会,才说道:“这飞宇实业的生产工厂距离我们这边可是有上百公里的路程,不方便管理,如果将所有的设备拆迁过来,在不怕耗子的情况下,一个月能不能搞定?”

    “这个,老板,我也计算过了,最少要两个月才行。毕竟我们这边仅仅只有一块空白的地皮,什么都没有,要将钢铁厂搬到我们这边,不仅仅是工厂的普通拆迁,还有大量的配套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考虑。最重要的是钢铁厂是重污染企业,要想搬迁过来,各种污水废气等等的处理就是一个大麻烦。其余的,供应商的统筹安排、工厂需要添加泡沫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所有的总投资,如果按照平均计划来算,也要上万亿。而这其中,最大的消耗就是泡沫钢铁工艺的研发和生产。毕竟现在的工艺虽然说你已经能够工业化生产,但是各种工艺现在也仅仅是起步阶段,如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