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 (第2/2页)
大拿。当年一切题一骂题的著名策略,就是老苏亲自指定的。 这次将程文应书坊的时文一网打尽,苏洵制题出题评阅指导,比二苏考试时还尽心。 苏油有时候都觉得好笑,老堂哥要是以往几次科举时,对时文研究这么上心的话,以他的水平,何愁一个进士都拿不到? 不过这份眷顾之心,苏油还是由衷感激的。 船过嘉州,苏轼过来,那笔管敲着苏油的几案:“收诗了收诗了!” 苏油正在与时文搏斗,闻言抬起头:“你做买卖呢?说收就收,问题是这东西能说有就有的吗?” 苏轼说道:“不是那些应试诗哦,要有感而发的那种!” 苏油翻着白眼:“如今我偏偏对应试诗才能有感而发,别的没有,就问你怕不怕?!” 苏轼哈哈大笑:“别闹!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山川壮美,岂能无诗?” 苏油说道:“堂哥和子由都有吗?” 苏轼拿着几张纸:“自己看……哎呀你小心点河上面风大!” 苏油接过来,一一观看。 家托舟航千里速, 心期京国十年还。 乌牛山下水如箭, 忽失峨眉枕席间。 没说的,冷郁,这首诗老堂哥的。 如今老堂哥的社会地位已经不一样了。 前年十月,朝廷召老堂哥试策论于舍人院。老堂哥为了嫂子,称疾不赴召。 他在《与梅圣俞书》中说:“圣俞自思,仆岂欲试者!惟其平生不能区区符合有司之尺度,是以至此穷困。今乃以五十衰病之身奔走万里以就试,不亦为山林之士所轻笑哉!” 今年朝廷召命再下,老梅亦题诗劝其入京,知道老苏你怕考试,这回官家答应你不考了,来呗! 好友高义,盛情难却,只好出行。 一路几乎都有迎送,然而以前想要的时候,求都求不来;如今自己来了,却又已经不想要了。 算了,再看第二首。 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 庾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 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 自顷方从化,年来亦款关。 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钚。 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 苏油笑道:“这个不错,说得正是这几年的事情,难得有此宽和仁爱之心,你的还是子由的?” 苏轼得意洋洋:“我的,别以为就你善写史论诗。” 苏油笑道:“我的史论诗其实也就一般,待我看第三首。” 放舟沫江滨,往意念荆楚。 击鼓树两旗,势如远征戍。 纷纷上船人,橹急不容语。 余生虽江阳,未省至嘉树。 苏油很惊讶:“子由诗力又涨了?这首不错也!但是还没写完吧?” 苏辙在远处接话:“好不容易有了诗思!被子瞻活活打断!赶紧还我……等下,我好像想到了郭璞和嘉州墨鳞,这两个典故可用啊……” 苏油从旁边藤箱里取出来一张纸交给苏轼:“拿去,再多没有了!以后也别找我!我要应付时文,敢耽误我功夫我就写信给嫂嫂告你!” “哟!不错呀!”苏轼接过来一看,捧着苏油的诗就朝苏洵跑过去:“父亲,子由,快来看明润此诗……” 兴帆经沫若,脱帻仰乌尤。 佛影倾城阙,梵铃送渚流。 停云横老树,迟日下新洲。 化羽披霞锦,班仙第几俦。 《蜀中杂记》:“苏氏辞蜀,舟中酬唱为乐。自眉山至江陵,凡一百零一篇,汇为《南行前集》,轼作《叙》;” “江陵至汴,凡七十三篇,汇为《南行后集》,辙作《引》; 此共一百七十四篇。油唯其一,然‘化羽披霞锦,班仙第几俦’句,端有后应。 世人笑谓此集凡一百七十四,独油价殊昂。 文章兆运,或非偶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